本合集采用多光谱扫描与,复刻15艘经典战列舰,整合战列舰技术迭代数据库与海战推演档案,适用于军事史研究、虚拟海战重建及舰船结构失效分析,让钢铁巨兽的战争基因在数字维度永恒列阵。
15 模型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1945年9月2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的主甲板上举行,该级舰因而闻名于世。
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属于印第安纳级战列舰的三号舰。是美军第二艘以俄勒冈州为名的军舰。在1891年在旧金山的联合钢铁造船厂开始建造,1893年下水,最终在1896年服役。参与了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并在义和团之乱后离开香港,率先运载少量陆战队到大沽,保护当地的美国侨民。在1919年退役,并在1925年6月外借到波特兰作纪念馆舰。珍珠港事件后,海军为增加军用物资。1942年12月7日出售拆解。
是一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1921年开工建造,1923年下水,并于1925年服役。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受重创,但随后被修复并重新投入战斗。1944年参与了菲律宾海战、雷伊泰湾海战等重要战役,以其强大的火力支援美军作战。装备有9门16英寸主炮,是当时美国海军火力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在战争中的表现证明了其作为海上火力平台的价值,直到战后退役并最终被拆解。
是一艘属于美国海军的康涅狄格级战列舰。于1903年2月7日在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铺设龙骨,1904年8月27日下水,并于1906年6月2日服役。在服役期间参与了多项重要任务,包括携带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前往巴拿马视察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并参与了“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以展示美国海军力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舰主要作为训练舰使用,并在战后协助美军从欧洲返回美国。
是19世纪末期为意大利皇家海军建造的铁甲舰。该舰以17世纪威尼斯总督弗朗西斯科·莫罗西尼命名,是RuggierodiLauria级铁甲舰的第二艘。装备有四门356毫米主炮,拥有451毫米厚的装甲带,最高速度可达17节。于1881年12月4日在威尼斯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1885年7月30日下水,1889年8月21日完工。由于19世纪末海军技术发展迅速,其漫长的建造周期意味着该舰在服役时已显过时。
是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中的一艘,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艘建成的战列舰。于1944年完成,参与了包括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在内的太平洋战区的战斗,并炮击了日本本土岛屿。甲板是日本帝国投降的地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84年,密苏里号被重新激活并现代化改装,增加了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发射器以及更新的电子设备。在波斯湾服役期间,负责护送油轮,并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提供火力支援。1992年退役
又称“洛林”号,是法国海军在1910年代建造的“布列塔尼”级战列舰之一,以法国洛林地区命名。于1912年8月在圣纳泽尔的ChantiersdePenhoët船厂开工建造,1913年9月下水,1916年3月服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在地中海服役。一战期间,主要在科孚岛驻扎,以防止奥匈帝国舰队离开亚得里亚海,但未见实际战斗。二战爆发时,将法国国库的黄金运送至百慕大,随后参与了地中海的作战行动。
是旧日本海军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14英寸主炮的军舰。于1911年在英国维克斯造船厂开工建造,1913年正式服役。最初设计为战列巡洋舰,拥有四座双联装主炮塔,两座前置两座后置,这种配置允许全部8门主炮同时对一个目标开火。设计受到了英国海军的影响,其设计理念是拥有重型武装、高速度和有限的装甲防护。最终被美国海军潜艇击沉,这是海军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被潜艇击沉的记录。
是二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首舰。于1937年1月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沃克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2月21日下水,并于1940年12月11日正式完工。以其先进的设计、强大的火力和在关键海战中的重要作用而闻名,尤其是在追击和击沉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的行动中。在二战中参与了多次重要行动,包括1941年5月27日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共同击沉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是二战期间德国海军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于1935年6月15日在威廉港的帝国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36年10月3日下水,1939年1月7日服役。以其尺寸、火力和速度而著称,常被分类为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是当时最快的战列舰之一。装甲带最厚达350毫米,甲板装甲最厚达50毫米。在1943年12月26日的北角海战中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
5 模型
9 模型
19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