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兔首铜像代表了卯时(5时至7时),是十二生肖铜像之一。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兔首铜像象征着灵巧和快速,寓意着希望和喜悦。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导致兔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无偿捐赠兔首给中国政府,并于同年6月28日正式将兔首铜像捐赠给中国,目前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是北京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每个兽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在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被盗走,自此流失海外。其中鼠首铜像代表了子时(23时至次日1时),是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在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被拍卖,但最终流拍。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无偿捐赠鼠首和兔首给中国,并于同年6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了捐赠仪式。
这件玉佩吊坠出自河南省回族县六里日墓60号墓,与死者同葬。这件浅绿色的玉片呈两只凤凰的形状,整体呈圆形,镂空雕刻模仿了作品的形状和装饰。吊坠的两侧向上转动,形成凤凰的头部,而它们的环形身体相互连接。一条雕刻线环绕着装饰品的边缘,勾勒出凤凰的形状,而整件作品则充满了卷曲的云朵图案。吊坠背面的图案与其形状不符,表明吊坠是用一块旧玉重新制作的,现在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商四羊青铜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秦阳陵虎符,秦代青铜器,是秦始皇颁发给阳陵守将使用的兵符,相传于山东省枣庄市临城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秦阳陵虎符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4厘米,呈卧虎状,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由于年代久远,对合处已经锈死,不能分开。
这件文物是一件名为“婦好鴞尊”的青铜器,它是商朝时期的两件鸮形尊之一,这件鸮形尊在1976年被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的婦好墓。鸮形尊分为两部分:可拆卸的鸮头盖和鸟的空心身体。动物形状的器皿几乎是商朝已知的唯一青铜雕塑。这只鸮是现存最古老和最自然主义的少数鸮形尊之一。其形式展示了商朝首都安阳在北方的影响,但器皿的风格和铸造技术表明,它与中国南方中部长江地区的青铜传统有关。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