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旨在与美国的F-22和F-35竞争。以其隐身特性、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先进的航电系统而著称。采用亚声速飞翼布局,具有隐身设计,包括特殊的吸波涂层、飞翼布局的外形设计、矩形发动机喷口形状,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复合材料技术。拥有灵活的起降能力,能从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场起飞。设计和能力使其成为俄罗斯空中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现代战斗机技术的前沿。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超音速战斗机,最初于1997年9月首次飞行。设计目标是成为一种具有超机动性和隐身能力的下一代战斗机,旨在取代苏联时代的战斗机并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最显著特点是其前掠翼设计,这种设计与美国的X-29试验机相似,能够提供更高的升阻比和更好的机动性。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无法满足俄罗斯军方的具体需求,最终未能进入量产。但标志着俄罗斯在战斗机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基于Su-27开发的单座双发全天候舰载多功能战斗机。专为俄罗斯海军设计,用于满足航空母舰的作战需求,具有增强的起落架和结构,以及折叠机翼,适应舰载作战。在1985年5月首飞,并于1994年正式服役。设计包括增加的鸭翼和增大的机翼面积,提高了升力和机动性。其机翼和尾翼的折叠设计,减少了在航空母舰甲板上所占的面积,增加了甲板上的飞机容量。是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基于Su-27战斗机开发的一款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北约代号为“Flanker-C”。于1989年12月31日首飞,旨在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具备出色的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设计强调了机动性和多功能性,采用了后掠翼布局,配备了两台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自服役以来已被多个国家采购,成为现代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性能使其在多种作战任务中表现出色,适应性强。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超音速战斗机,最初于1997年9月首次飞行。设计目标是成为一种具有超机动性和隐身能力的下一代战斗机,旨在取代苏联时代的战斗机并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最显著特点是其前掠翼设计,这种设计与美国的X-29试验机相似,能够提供更高的升阻比和更好的机动性。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无法满足俄罗斯军方的具体需求,最终未能进入量产。但标志着俄罗斯在战斗机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第五代双发隐形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首款采用隐形技术的军用飞机。旨在执行空中优势和攻击任务,其开发始于2002年,首飞于2010年1月29日。设计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长战斗半径、低雷达截面积、超机动性和短距起降(STOL)特性,同时保持较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设计包括融合翼身机身、全动水平和垂直稳定面,具有推力矢量和可调节的前缘涡流控制器提高了高攻角行为,并允许快速失速恢复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第五代双发隐形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首款采用隐形技术的军用飞机。旨在执行空中优势和攻击任务,其开发始于2002年,首飞于2010年1月29日。设计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长战斗半径、低雷达截面积、超机动性和短距起降(STOL)特性,同时保持较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设计包括融合翼身机身、全动水平和垂直稳定面,具有推力矢量和可调节的前缘涡流控制器提高了高攻角行为,并允许快速失速恢复
是俄罗斯米格航空器集团开发的一款4++代多用途战斗机。基于MiG-29M/M2和MiG-29K/KUB的技术,具有改进的飞行性能、先进的航电设备以及多样化的精确制导武器。气动布局采用放宽纵向静稳定度的设计,配备三通道四冗余数字线传飞控系统和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提高了机动性。加大的内部和外部载油量以及空中加油能力,显著增加了航程。降低了雷达和红外特征,装备了最新的自卫套件和冗余飞机系统,提高了生存能力
是由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开发的多用途战斗机,是MiG-29系列的改进型号。是为了适应多变的战场环境而设计,具有增强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配备了N01雷达和主动干扰站,能够携带外部翼下油箱和多达六枚RW-AE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能够同时对两个目标进行攻击。设计强调了多角色作战能力,包括空对空和空对地任务。飞行性能非常出色,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35马赫,实用升限为18,000米。
是MiG-21系列战斗机的一个改进型号,由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以其升级的气动性能、增加的燃料容量和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而著称。配备了更强大的发动机,提供了快速的加速能力和极高的速度。还增加了燃料容量,从而显著提高了航程,但这也导致了重量的增加。设计要求飞行员重新学习如何飞行和与敌机交战,因为在进行机动时会迅速失去速度,但如果安全脱离并直线飞行,可以利用强大的发动机迅速恢复速度。
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MiG-31基础上研发的改进型号,专为携带高超音速导弹而设计。继承了MiG-31的高速和高空飞行特性,同时增加了新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够携带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号称具有2000千米的射程与10马赫的速度,能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一能力使其不仅能够执行传统的截击任务,还能够执行战略打击任务。是俄罗斯空军中一款关键的远程拦截和战略打击平台。
北约代号:“支点-F”,是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M/M2和米格-29K/KUB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款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依据美俄战斗机划代标准)。在2007年首次公开亮相,并于2019年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设计目标是改进操控性能、扩大用途和增强作战效果,其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增加了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机型正在被推向国际市场。
是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款技术验证机,旨在展示下一代战斗机的技术。设计上具有隐身特性,采用了可变几何进气道和先进的航电系统,包括NIP-NO14型相阵控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后视自卫雷达。外形设计考虑了隐身性,尽管西方观察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由于经济问题和项目成本高昂,并未投入生产。尽管如此技术演示为俄罗斯航空工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影响了后续战斗机设计。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基于Su-30MKI开发的多功能战斗机,专为俄罗斯空天军设计。这款双座、双发战斗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而著称,能够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电子战等多种任务。机身采用钛合金和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高机动性,通过推力矢量控制实现。装备了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武器方面能够携带高达8吨的武器载荷。
也被称为"Flanker-E"或"SuperFlanker",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Su-27基础上深度改进的单座双发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属于第四代半战斗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而闻名,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由两台117发动机提供矢量推力,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够发射制导导弹、非制导炸弹和其他武器系统,同时打击多个空中目标。最大载弹量8吨,能携带各类俄制精确制导武器。
也称为Flanker-H是一款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是Su-27战斗机家族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多种作战任务而设计的,包括空中优势、对地攻击、电子战和海上打击。特点包括其先进的航电设备、强大的武器载荷能力以及卓越的机动性。备了两台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能力,这使得Su-30 MK能够执行复杂的机动动作。最高速度可达1.9马赫,实用升限为17,300米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俄罗斯Su-34"Fullback"战斗机/轰炸机(蓝色迷彩)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俄罗斯Su-34"Fullback"战斗机/轰炸机(青色迷彩)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军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西方国家称为第四代战斗机)。苏-57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最高时速2140-2600千米,作战半径1200千米,战斗载荷可达6吨,内置4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具备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