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国在1980年代初期开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原型,旨在出口市场,作为AMX-30B和AMX-32的后继型号。由GiatIndustries制造,共建造了四辆原型车,从1983年至1985年。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相较于前辈有了显著提升,但未能吸引到任何订单,项目最终在1990年被取消。装备一门120毫米口径滑膛炮,这门炮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采用焊接钢装甲,前部弧线有硬化钢复合装甲板。
是法国AMX-10系列的升级版轮式坦克歼击车,主要用于侦察和反坦克任务。这种6x6轮式装甲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法国陆军,以其高机动性和火力而著称。主要武器是一门105毫米线膛炮,能够发射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在内的多种弹药。火控系统先进,包括激光测距仪和多种弹道修正传感器,使得车辆在启动瞄准射击系统后,仅用10秒即可瞄准第一个打击目标。有着出色的机动性和火力。
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第四代主战坦克,由三菱重工业制造。开发始于1990年代,2010年开始生产,旨在替换或补充现役的74式和90式主战坦克。装备了一门120毫米滑膛炮,由日本制钢所生产,能够发射新型穿甲弹和所有标准的120毫米北约弹药。装甲由模块化部分组成,可以根据任务配置和重量要求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还采用了液气悬挂系统,可以根据地形调整坦克的姿态,吸收射击时的后坐力,并能够安装推土铲。
是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装备的第二代主战坦克,由伊西莱穆利诺制造厂开发。在1967年正式列为法国陆军制式装备,开始逐步替换M47坦克。装备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具有远射程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但装甲防护相对较弱。火控系统包括炮长望远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夜间作战使用微光电视系统。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和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设计思想是在火力和机动性上取得平衡,而牺牲一定的装甲防护。
是法国基于AMX-30坦克底盘开发的自行式地对空导弹发射车,专门用于操作与西德共同开发的Roland导弹。1977年被正式采用,共生产了183辆。旨在为部队提供额外的防空保护层,覆盖范围远超高射炮。主要结构经过彻底改造,以集成导弹发射器。保留了AMX-30的机动性,使得车辆具有良好的全地形机动性和敏捷性。设计和装备展示了法国在防空武器系统上的创新和实战需求的深刻理解,使其成为冷战时期重要的防空平台
是苏联时期由乌克兰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1980年代初设计,并在1985年由马里舍夫工厂量产的一款坦克。以其先进的火控系统而闻名,能够实现炮手或车长在静止或移动状态下对固定和移动目标的高精度打击。采用了多层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包,为其提供了高水平的战场生存能力。还可以通过释放烟雾或气溶胶屏幕来伪装自己,炮塔两侧各装有四个电动烟雾弹发射器。设计和性能使其成为冷战时期苏联军队中一款重要的主战坦克。
是一款由以色列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美国M4Sherman坦克改装升级的主战坦克。主要用于应对中东战争中的坦克威胁,特别是对抗苏联的IS-3重型坦克和英国的Centurion坦克。装备了一门强大的法国105毫米D1508 L/51主炮。能够发射高爆反坦克炮弹,穿透力达400毫米装甲。还采用了由法国布尔日兵工厂设计的新型炮塔,具有更大的炮盾和独特的炮口制退器。设计和使用展示了以色列在军事装备现代化。
是一款由英国GKN公司设计的装甲人员运输车,主要服务于菲律宾军队。在1990年代开始服役,至今仍然在使用中。设计初衷是为了出口市场销售,最初是为了补充GKNSaxon装甲车。以其较大的尺寸和改进的性能而被认为是Saxon的升级版。4x4底盘和大尺寸车轮,结合良好的功率重量比,使其在道路和越野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菲律宾是Simba的唯一用户,英国并未采用此型装甲车。共采购了150辆Simba。
是法国AMX制造厂于1965年根据法国陆军的要求研制的,用以取代老式的AMXVCI步兵战车。在1968年制出第一辆样车,1972年开始生产,首批车辆于1973年交付法军使用。车体采用铝合金焊接而成,发动机前置,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具备完全两栖能力,在水中靠车后两侧的喷水推进器推进,入水前竖起车前防浪板并打开舱底排水泵。AMX-10P步兵战车在多个冲突中都有使用。
是苏联时期研制的一种机动式中低空、中程野战地对空导弹系统。由OKB-15GKAT设计,旨在保护地面部队,尤其是装甲部队免受低空和中空飞行的空中攻击。安装在履带式底盘上,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在1967年正式服役,并在1970年代广泛部署。在多次冲突中证明了自己的有效性。设计使其成为一种低至中空拦截器,其跟踪特性确保它可以被部署在任何地方,以防御关键设施。
是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战车,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防护能力而闻名。设计始于1970年,首款车型梅卡瓦Mark1于1979年正式服役。设计重点在于乘员保护,其发动机前置设计不仅增加了正面防护,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乘员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主要武器是105毫米或12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能够发射包括LAHAT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弹药。是以色列军事力量的象征,也是其装甲战车技术进步的体现。
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装备的一型轮式步兵战车,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柴油机分部根据瑞士莫瓦格公司的许可证生产的皮兰哈轮式装甲车。属于轻型轮式装甲车范畴,战斗全重仅为13.4吨,可以通过C-130运输机进行空投作战,具备水陆两栖作战能力。主要武器是1门25毫米"大毒蛇"链式机关炮,配备先进的双向稳定装置,使得该机炮可以在装甲车行进过程中保持持续火力输出。设计上注重快速部署和机动性。
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由三菱重工业公司设计和制造,用以取代61式和部分74式坦克。于1990年进入服役,以其卓越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而闻名。装备一门日本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配备自动装弹机,炮长瞄准镜内集成激光测距仪,并配有热像仪,具备行进间和夜间射击的能力。主要部位采用复合装甲或间隔装甲,具备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激光探测报警装置,增强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是美国陆军的主力武装直升机,由波音公司(原休斯直升机公司)制造。是基于AH-64A型号的改进版,具有显著提升的性能和能力。以其全天候作战能力和强大的火力而闻名,是全球最致命、生存能力最强、部署性最高和维护性最好的多任务直升机之一。搭载了先进的传感器、动力和武器系统,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探测、分类、确定优先级,并在远距离打击敌方目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火力,成为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德国在冷战时期开发的一种自行高射炮系统,旨在为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提供移动防空能力,以对抗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等空中威胁。基于Leopard1主战坦克的底盘,装备有双联装35毫米OerlikonKDA自动炮,炮塔可以实现360度全向旋转,主炮可以几乎垂直至90度角。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包括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和激光测距仪,这些系统使得即使在移动中也能准确追踪和打击目标。在1970年代开始服役。
是巴基斯坦研制的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被认为是巴基斯坦陆军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射程可达1500至2000公里,足以覆盖区域内的重要目标。是一种两级固体燃料导弹,能够携带常规或核弹头。据推测,该导弹的命中误差为350米,但也有可能更小,因为巴基斯坦声称该导弹具有“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度”。发射平台为六轴运输起竖发射车。该导弹的成功测试增强了巴基斯坦的战略威慑能力,尤其是在与印度的紧张关系中。
是美国M60“巴顿”系列主战坦克的终极改进型,被誉为“终极巴顿”。于1971年开始研制,代号为M60A1E3。在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被动观瞄仪等关键部件进行了可靠性提升。1978年又进行了四项改进,包括安装新的测距仪、弹道计算装置、M240高射机枪以及M239烟幕弹发射器。火控系统得到了显著提升,提高了射击的精确度。它的设计和改进,使其在冷战时期成为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的重要装甲力量。
是一种设计用于在战斗区域运输人员和装备的装甲军用车辆。计理念是将步兵快速输送到战场上的任何地点,并能抵抗轻武器的攻击。与步兵战车比,装甲防护水平较低,通常不配备超过20毫米口径的武器,主要侧重于运输而非直接参与战斗。履带式具有较低的地面压力和更好的越野机动性,但履带磨损较快,通常需要通过铁路或卡车进行长途运输。还具备两栖能力,能够穿越水域,通常通过螺旋桨、水喷射器或履带推进。
是印度尼西亚海军装备的一种轻型护卫舰,由荷兰达门造船集团研制生产。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适应多种作战需求,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可承受性。全长90.71米,宽13.02米,吃水3.60米,排水量为1,692吨。设计注重低迹讯设计,包括降低雷达截面积、红外线讯号、噪音振动等,使其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主要任务包括水面巡逻、经济海域巡护以及部分反潜作战等。
是一种通过特殊设计以降低雷达截面积(RCS)和红外辐射,从而难以被敌方探测到的现代化军舰。采用倾斜的舰体设计和上层建筑,避免与水面垂直,以减少雷达波的反射。天线和电子设备往往采用共形设计,内置于舰体之中,以降低雷达信号使用吸波材料和特殊涂料也是降低RCS的常用手段。设计不仅考虑雷达隐身,还包括降低红外特征,减少被敌方红外探测装备发现的可能性。
美国USSJohnPaulJones(DDG-53)导弹驱逐舰
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第三艘,也是该级首艘部署在西海岸的舰艇。以美国海军英雄约翰·保罗·琼斯命名,继承了他的座右铭:“我愿与任何不疾行的船只无关,因为我打算走向危险之路。”于1990年8月8日在巴斯钢铁厂开始建造,1991年10月26日下水,1993年12月18日服役。代表了美国海军的现代化战斗力,装备有最先进的武器、工程和损害控制系统。
也被称为Hwasong-10,是朝鲜研发的一种道路机动的中程弹道导弹。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其设计源自俄罗斯的R-27/SS-N-6潜艇发射弹道导弹。使用液体推进剂,具有大约1200公斤的有效载荷能力,采用惯性制导,推测射程在2500至4000公里之间。设计使其能够携带常规或核弹头,弹头重量在500至1200公斤之间。是基于MAZ系列车辆的,这种车辆能够携带并发射导弹,具有很好的机动性。
是美国海军的一型多任务水面战舰,以其全面的作战能力而闻名。能够独立作战或作为航母打击群、水面行动群、两栖预备群和补给群的一部分。心是“宙斯盾”作战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舰船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以对抗反舰导弹威胁。设计注重隐形和防护能力,装备有核、生、化战“三防”过滤通风系统,舰体承受攻击能力强,是二战后美国海军首先采用钢制船楼的驱逐舰。以其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先进的技术,继续在美国海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是苏联时期设计并生产的一型步兵战车,主要任务是使步兵能够跟上坦克的速度,并提供掩护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一定的防护能力。车体采用焊接装甲,能抵御小口径子弹和破片杀伤,搭载的火炮和机枪能在巷战中为步兵提供支援。主要武器为73毫米口径的2A28低压滑膛炮,可发射高爆反坦克弹和榴弹,备弹40发。车体前上装甲为6毫米,以10°的倾角布置,提供一定程度的跳弹概率。采用倾斜式设计以增大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