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具备隐蔽性和强大的打击能力。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如反舰、反潜作战、情报搜集、布雷和特种作战等。分为两大类: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常规动力潜艇使用柴油机和电池组,而核动力潜艇则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源,后者拥有几乎无限的水下续航能力。主要特点包括其流线型设计,以减少水下阻力,以及其能够下潜至数百米深的能力。装备有多种武器,如鱼雷、导弹和水雷,能够对海上和陆上目标进行打击。
即四轮驱动电子制动版本的大众Worker,是一款具有军事DNA的重型卡车,最初为巴西军队设计,后转为民用。以其卓越的越野能力和耐用性而著称,能够应对各种极端条件和地形。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采用液压悬挂系统。因其坚固的构造和出色的越野性能,在民用市场也颇受欢迎,被用于采矿、能源公司以及偏远地区的物资运输。证明了其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多用途性,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民用作业,都能胜任。
是巴西海军的一艘巡逻舰,属于Grajaú级。于1994年订购,是该级别的第四批两艘舰之一。于1995年9月6日下水,1996年4月23日正式服役。还配备有一艘能搭载10人的半硬壳快艇,和一艘能搭载6人的充气艇。命名源自巴西帕拉州和马拉尼昂州边界的同名河流,是巴西海军中第二艘以“Gurupi”命名的舰艇。主要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圣埃斯皮里图州的沿海地区执行任务,隶属于东南海军支队。
是一种专为抵御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攻击而设计的军用车辆,旨在最大化车辆和乘员的生存能力。主要特点包括V型车底结构,这种设计能够将爆炸产生的能量向两侧分散,减少对车内乘员的伤害。通常具备高离地间隙以降低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以及厚重的装甲保护,能够抵御小口径武器和炮弹碎片的攻击。防护能力要求包括抵御7.62x54AP枪弹的攻击、车顶和四周155mm距离空爆保护,以及能防御反步兵雷、反坦克雷等。
是苏联在冷战时期生产的大型八轮军事运输和自行火炮卡车,始于1959年。主要用于携带和发射地对地导弹。被广泛出口到其他共产主义国家,包括朝鲜,在那里的阅兵和军事游行中常见。还作为BM-27Uragan火箭炮系统的运输发射车。配备了两台ZIL-375YA汽油发动机。驾驶室是非装甲的,但具有核生化保护,允许乘员在密封舱内发射导弹。六人乘员组通常能够在三分钟内完成从停止到发射再到上路的过程。
也被称为HortenH.IX或Ho2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霍顿兄弟设计的全翼式喷气战斗机。以其独特的飞翼设计而闻名,没有传统的机身和尾翼,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阻力并提高升力。是世界首款全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在当时非常前卫,理论上能够实现超过6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远超当时的其他战机。尽管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且唯一的动力原型在几次试飞后坠毁,仍是二战期间测试的最不寻常的战斗飞行器之一。
是德国在冷战时期设计并制造的坦克歼击车。有一门90毫米反坦克炮,源自于过时的M47Patton坦克。设计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JagdpanzerIV。在1965年至1990年间服役于西德和比利时军队。共制造了770辆。随着苏联部署T-64和T-72主战坦克,无法在远距离与之对抗,因此逐渐变得过时。以其高机动性和低矮的轮廓为特点,其装甲最厚处仅为50毫米,乘员4人,包括车长、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
是俄罗斯海军建造的大型登陆舰,由Yantar造船厂建造。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建造的最大型登陆舰,旨在运输军事装备和物资,以及登陆部队。能够运输300名士兵、13辆主战坦克或36辆装甲运兵车。装备有防空导弹系统、76毫米AK-176海军炮和30毫米AK-630M-2近防武器系统。此外还具备直升机操作能力,能够支持Ka-29或Ka-27直升机的起降,并提供机库设施。
是中国制造的主战坦克,基于苏联T-54A坦克设计。1958年首次生产,1959年服役,1963年开始批量生产,直至1980年停产,共生产约9500辆。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装备,直到21世纪初。服役期间经过多次改进,包括将100毫米滑膛炮更换为105毫米线膛炮,并成为后续中国坦克设计的基石。具有传统的战后布局,前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引擎舱,中部为铸造的圆顶形炮塔。
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轻型装甲侦察车,由MorrisMotorsLimited制造。以其独特的三座位布局而闻名,司机位于中间,两侧分别是机枪手和反坦克枪手/无线电操作员。基于Morris轻型卡车的底盘,装备有0.55英寸Boys反坦克步枪和0.303英寸Bren轻机枪,提供对轻装甲目标和步兵的火力支持。总重量约为3.7吨,长度略超过4米,最高速度可达50英里每小时。
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装甲人员运输车,能够搭载13名乘员,包括指挥官、司机、副驾驶和士兵。是M3的改进型号,于1943年10月首次接受,主要改进包括增加了M49机枪环架,取代了原有的机枪座。半履带车辆以其较大的内部空间和更多的座位而闻名,成为了美国装甲步兵的标准装备。被用作指挥车和救护车,还能执行M2设计的多种任务。设计使用了许多商业组件,以提高可靠性和生产速度,其设计在1940年标准化。
是苏联高尔基汽车厂(GAZ)生产的轻型越野车,生产于1952-1972年。以其坚固耐用和性能可靠而著称,特别适合中国当时的军事需求和道路状况。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和坚固的底盘结构,配备了四轮驱动系统,适合各种恶劣条件下的运行。搭载了2.1升四缸发动机,能提供55马力的动力,最高速度可达90公里/小时,最大行驶里程为600公里。其维修和保养相对简单,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军中的实用性。
是一种基于M4谢尔曼坦克底盘的自行重型迫击炮,由以色列在1960年代开发。这种迫击炮系统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和黎巴嫩战役中被用于提供火力支援,尽管它提供的防护有限特点是其巨大的160毫米迫击炮,安装在原始谢尔曼坦克的底盘和炮塔内,位于发动机的前方。是以色列工程师创新能力的体现,允许使用新型的以色列M-66迫击炮,该迫击炮能够发射40公斤的炮弹,射程约为9.6公里。
是一款专为军事用途设计的多用途平台卡车。以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战术机动性而著称,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执行任务。设计注重模块化和灵活性,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转换不同的任务配置。采用四轮驱动系统,配备有强大的发动机,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悬挂系统经过特殊设计,以承受重载并保持在恶劣路面上的稳定性。设计和制造体现了现代军事工程的先进技术,在战术灵活性、防护能力和适应性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是苏联时期设计的一款主战坦克,是T-54系列的改进型,于1961年投入使用。设计注重火力、防护和生产便捷性,具有更好的NBC防护和改进的装甲。主要武器是100毫米D-10T2S线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APFSDS和HEAT弹。装甲采用均质轧制钢,前部船体和炮塔有额外的装甲层,以提高对反坦克武器的防护。因其坚固的设计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20世纪后半叶使用最广泛的坦克之一。
是指在沙漠迷彩涂装下的多功能平台卡车“骡子”(Mule),装备有无后坐力炮。是一种四轮驱动、汽油动力的卡车,能够携带多达半吨的载荷在越野条件下行驶。在1956年被引入,并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运送弹药、货物、人员和武器。能够被改装以携带几乎任何类型的常规武器。特别适用于沙漠环境,这种涂装有助于车辆在沙漠地形中进行伪装,减少被敌方发现的可能性。在军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一款经典的苏联越野车,其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军队的多用途需求,包括指挥、运输、侦察和救援等任务。以其出色的越野能力和可靠性而闻名,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都能可靠运行,显著提升了战场生存能力。设计特点包括高离地间隙、四轮驱动系统和坚固的底盘,使其在恶劣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具有优秀的战术机动性,能够被装载进轻型运输飞机和直升机,提供远程战术机动性。为后续更为先进的军用和民用车辆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是为俄罗斯海军建造的一型大型巡逻舰。主要用于在开放海域和封闭海域执行巡逻、监控和保护任务。于2014年2月开始建造,截至2016年12月,已有五艘舰艇正在建造中,首舰于2018年12月加入俄罗斯海军。设计特点包括模块化设计,船长94米,宽14米,高3.4米,标准排水量约为4,550吨,可搭载80名人员。配备可伸缩机库和直升机甲板,能够支持一架12吨的救援直升机。增强了俄罗斯海军在多个舰队的作战能力
是俄罗斯海军的一种反破坏和大型警卫船只。设计目的是在基地附近的水域以及接近基地的区域打击破坏恐怖势力,同时也协助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边防服务解决保护和维护俄罗斯国家边界的问题。具有单层甲板,钢制船体和铝镁合金制成的驾驶室,具有连续的主甲板、发达的上层建筑、倾斜的船头和船尾。船只配备了起重机,用于船尾的工作。自2008年以来,已经建造了26艘,在保护俄罗斯海军基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英国在冷战时期设计的一款主战坦克,是Chieftain系列坦克的一个改进型号。最初于1966年服役,以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装甲和良好的机动性而著称。Mk3型号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其在战场上的性能。装备了一门120毫米L11A5线膛炮,这门炮是专门为Chieftain设计的,并且成为了北约标准口径。是该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型号,设计和性能在当时的主战坦克中处于领先地位。
俄罗斯Project22800KarakurtClass导弹护卫舰
是俄罗斯海军的一种新型小型导弹护卫舰,由阿尔马兹设计局设计。自2018年起开始服役,旨在补充近海作战的Buyan-M级护卫舰,提供更远洋的作战能力。设计特点包括隐身外形的上层建筑和集成桅杆,装备有相控阵雷达面板,强调高机动性、稳定性和耐波性。主要武器包括从八联装UKSK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Kalibr-NK巡航导弹,能够打击约25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这些舰艇增强了俄罗斯海军在多个舰队的作战能力。
是一款由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的多用途两栖辅助装甲履带式车辆。自1964年起,开始在苏联武装部队中服役,并因其出色的越野能力和两栖特性而被广泛使用。设计初衷是为了替代老旧的AT-P火炮牵引车,仅能够运输全副武装的士兵,还能牵引火炮。车辆结构包括一个全焊接钢装甲的船体,提供对小型武器火力和炮弹碎片的保护。装备有一挺7.62毫米PKT机枪,用于自卫。以其可靠性和多功能性在某些地区发挥着作用。
是苏联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轻中型双发、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作为苏联第一种从设计思想上定义为第四代战斗机的机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旨在对抗美国的“FX”计划。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以其卓越的机动性能和多功能性而著称,能够执行空中优势战斗、近距离空战、对地攻击和侦察任务。总产量超过1600架,是一款出色的多用途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