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动物
已有221个相关的【动物】模型

小眼绿鳍鱼

小眼绿鳍鱼是鲂鮄科、绿鳍鱼属鱼类。体延长,稍侧扁。头背面及侧面全被骨板。颊部具强棱。吻突较圆短, 其上有小棘。后颈棘、鳃盖棘、以及肩胛棘均较眼径为短。背鳍基底两侧有小棘盾板。鳞小、圆鳞;头部、胸部及腹部前方均无鳞,侧线鳞孔数64-66。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胸鳍较短,仅延伸至第二背鳍基底前端部位的下方。背侧面红色,腹部白色;胸鳍内面暗橄榄绿,下半部散布许多蓝色的斑点 ,另具蓝色缘。

花尾乌尾鮗

花尾乌尾鮗是一种食用鱼类,体较高,呈纺锤形;标准体长约为体高之2.4-2.9倍。口小,端位;上颌骨具有伸缩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盖;前上颌骨具一个指状突起;上下颌前方具一或二列细齿,锄骨亦有一窄带细齿。鳃盖后缘具一枚小钝棘,前鳃盖无锯齿。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之热带海域,西起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所罗门群岛,北至琉球群岛,南迄澳洲。中国台湾南部及东部沿岸礁石海域有产。

大海鲢

大海鲢,是大海鲢科大海鲢属一种海洋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微凸,尾柄宽短,尾柄长略小于尾柄高。体长为体高3.4-4.1倍,为头长3.6-4倍。头大。口稍上位;下颌较突出,上颌向后延长,接近眼后缘。具喉板。体被大而薄的圆鳞,腹部无棱鳞;侧线直走,侧线鳞数36-40。背鳍在体被中央,最后一鳍条延长为丝状;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下方;臀鳍前半部鳍条较后半部鳍条为长。

桔色拟鲿

桔色拟鲿,为辐鳍鱼纲鲶形目鲿科的其中一种,为温带淡水鱼类,分布于亚洲淡水流域,体长可达16.5厘米,栖息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红点鲑

红点鲑分布于欧洲和美洲沿岸的环极地区以及北极的岛屿,是深入北极区最远的淡水鱼。在北冰洋水系,该种主要是溯河性类型,但在一些湖沼中也存有定居类型。溯河性红点鲑长达70厘米,重达4公斤。在新地岛,红点鲑在河上游的湖沼中过冬。6~7月份,开始游入海中,海中的红点鲑成鱼以各种小鱼为主食。红点鲑的幼鱼主要分布于咸、淡水湖及河的下游,以摇蚊科的幼虫、水跳虫及桡足类为食,随着生长,较大时则主要以飞虫为食。

横带拟眶棘鲈

横带拟眶棘鲈,Parascolopsis inermis,是眶棘鲈科拟眶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俗名横带眶棘鲈, 横带赤尾冬,国内分布于南海, 台湾。

激流鲶

激流鲶是一种淡水鱼类。它属于Amblycipitidae科。这些鲶鱼生活在河床上的卵石、巨石和岩石缝隙中。激流鲶胸鳍和背鳍上有锐利的毒刺。激流鲶通常长到9厘米(3.5英寸)左右。

蓝色拟乌尾鮗

蓝色拟乌尾鮗(学名:Paracaesio caerulea),又名青若梅鲷、青鸡仔、大贡仔,为笛鲷科若梅鲷属下的一个种。台湾北部、东部及南部均产。体呈长椭圆形,稍侧偏;标准体长约为体高之2.7-2.9倍。两眼间隔显着突出。眼前方无沟槽。下颌略突出于上颌;上颌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缘的下方;上颌骨无鳞。上下颌骨具带状齿,外列齿扩大,前方数齿呈犬齿状;锄骨具齿。体被中小型栉鳞,背鳍及臀鳍上均裸露无鳞。

双髻鲨

双髻鲨是脊索动物门软骨鱼纲真鲨目双髻鲨科鱼类的统称。双髻鲨体延长,头扁平,前部两侧扩展,形成链状突出;尾侧扁;吻宽短,前缘呈弧形波曲;眼圆形,位于头侧前部,使其具双眼视觉和360度全方位的广阔视野,能够精确感知对方所在的位置和距离;腹鳍比臀鳍稍大,近方形;胸鳍中大;体背侧面灰褐色,腹面浅白色。双髻鲨又称“锤头鲨”,以其“T”字形的头部形状而得名。

长吻似鮈

长吻似鮈,背鳍条3,7;胸鳍条1,14;腹鳍条1,7;臀鳍条3,6.鳃耙10~12。下咽齿2行,2.5一5.2。侧线鳞42[5/(3~V)]43;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2。

日本条纹鳅

日本条纹鳅学名为Cobitis biwae,是日本本土的一种鱼类。在河流中的沙质和砾石底质中发现。这个物种是本州的本土物种。然而,它在山口县并未发现。它在中禅寺湖和静冈县东部被认为是入侵物种。因为它们小而易养,也被作为观赏鱼养殖。

绿背鲻

绿背鲻是一种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发现的鱼类。浅海水域形成鱼群,并进入泻湖、河口和淡水区域觅食。幼鱼可能会进入稻田和红树林。它主要分布在沙质和泥质底部的沿海地区,也常见于半咸水环境,如河口或红树林。以底部泥土中的有机碎屑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常见长度约为25厘米,但可以达到40厘米。

斑石鲷

斑石鲷是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的一种硬骨鱼类。斑石鲷的体延长呈卵圆形,侧扁而高;头小,背缘稍斜直;吻稍尖,眼间隔宽而圆突;口较小,端位,不能伸缩;上、下颌约等长,两颌牙与颌骨相愈合;各牙间隙充满石灰质,形成一坚固牙喙。斑石鲷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东海和台湾地区等海水较深的清水水域。

伊豆魟

伊豆魟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底栖鱼类,体盘宽可达73厘米。它是一种主要在大陆架的近岸物种,已知的深度范围为10-25米,但可能会出现在更深的地方;在东海,它已经被报告在180米的深度处。伊豆魟的胸鳍盘呈菱形,略宽于长,具有平滑的金棕色,尾部像鞭子一样,上面有一个低矮的龙骨和下面有一个鳍褶。鳍褶是白色的,这使得伊豆魟与其家族中的所有其他太平洋成员区别开来。 伊豆魟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底栖鱼类,体盘宽可达73

铠鲨

铠鲨也称为黑鲨,是角鲨目铠鲨科的一种鱼类。铠鲨分布于全世界,栖息于200—600米(660—1,970英尺)深的海床上。铠鲨的体颇长,圆柱形;吻甚短,眼前吻长约等于眼径;眼卵圆形,眼径为口前吻长的1/2。铠鲨的上颚齿尖刺状,下颚齿则呈叶片状。鱼体暗褐色,腹部黄褐色。背鳍二个,较小,鳍后缘具白边。尾鳍末端黑色。体长可达182公分。铠鲨为独行的掠食者,以硬骨鱼、鲨鱼和鳐、头足纲、甲壳纲为食。

单齿玉蟹

单齿玉蟹是玉蟹科玉蟹属的一种动物。单齿玉蟹的头胸甲菱形,光滑有光泽,背面甚隆,分区不明显。额缘薄,具不明显3小齿,以中央的一枚为突出。前侧缘呈波纹状,具不明显的珠状颗粒,基部内凹,后侧缘也具同样的颗粒。后缘呈弧状突突出。肢上板发达。单齿玉蟹的螯足粗壮,长节的前、后缘均有颗粒,背面有两纵列平行颗粒,每列各具7—8枚,基部有一丛颗粒。腕节内缘有颗粒。掌节长方形,内缘也有颗粒。两指内缘均有小齿。

大青鲨

大青鲨是真鲨科大青鲨属的一种鱼类。大青鲨体长3.50-3.8米,大者可达7米余。体延长,亚纺锤形;头宽扁;尾细长,比头和躯干稍短;尾鳍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大青鲨是暖水性的上中层鱼类,游泳敏捷,性共凶猛,生活在热带或温带大洋中,从水面至水下350米处的海水上层。一般情况下其行动较为迟缓,但在必要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前进。一般皆在水表面活动,胸鳍开展,背鳍及尾鳍上叶会露出水面,缓慢游动。

横谷穴虾

横谷穴虾,是穴虾科穴虾属的一种动物。

松江鲈

松江鲈是鲉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鱼类。成鱼通体前部平扁状,中部接近圆筒形,向后部逐渐变细侧扁;头大,宽而平扁;口宽大,端位;吻宽而圆钝,上颌骨伸达眼睛后缘下方。中国产于东海、黄海、渤海沿岸。栖息于浅海、河口和淡水的江河湖泊等多种水域。肉食性鱼类,浮游期,喜食桡足类、卤虫幼体、枝角类、虾类幼体等;底栖期转为摄食虾类、寡毛类、环节动物等;幼鱼和成鱼期,以虾类、小鱼为食,昼伏夜出。

大眼蟹

大眼蟹是沙蟹科大眼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朝鲜西岸、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福建、浙江、山东、渤海湾、辽东湾、辽东半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穴居于近海潮间带或河口处的泥沙滩上。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穴居于近海潮间带或河口处的泥沙滩上。头胸甲的宽度约当长度的1.5倍,表面具颗粒及软毛,雄性尤密。

雨蛙

雨蛙是一种属于雨蛙科的两栖动物。它分布于韩国、蒙古的北部、中国的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的南部。雨蛙的成年雄性体长为2.6至4.5厘米,成年雌性体长为2.6至4.1厘米。但是,成年雄性的平均体长为3.1厘米,成年雌性的平均体长为3.5厘米。它们的脚趾上有盘状物,用于攀爬。这种蛙在3或4岁时开始能够产卵或受精。它们以各种昆虫为食,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寻找食物,但如果有昆虫靠近,它们也会在白天进食。

名古屋达摩蛙

中文名为名古屋达摩蛙是一种属于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它是日本特有的蛙类,分布于日本的东海地方到瀬戸内海沿岸。名古屋达摩蛙传统上被划分为两种地方形态:西部的冈山形态和东部的名古屋形态。这两种形态在基因上有所区别,但由于它们的分布范围至今尚不清楚,因此从未在分类学上进行过定义。

黑斑侧褶蛙蝌蚪

黑斑侧褶蛙是一种属于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它分布于俄罗斯紧邻黑龙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新疆等省区也能看到其身影。它栖息于平原或丘陵的水田、池塘、湖沼区及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地。

黑斑侧褶蛙

黑斑侧褶蛙是一种属于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它分布于俄罗斯紧邻黑龙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新疆等省区也能看到其身影。它栖息于平原或丘陵的水田、池塘、湖沼区及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