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甲虫目金龟子科的一种昆虫,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强大的力量而著称。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尤为常见,是昆虫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热门对象。体型较大,通常为黑色或深褐色,覆盖着坚硬的甲壳。头部长有一支显著的角状突起,这是其名字的由来,而雌虫则没有这个特征。幼虫通常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以腐烂的植物为食。成虫则以树液、水果或其他腐烂物质为食。以其强大的飞行能力和强壮的腿力而闻名。
双叉犀金龟又名为独角仙,是金龟子科叉犀金龟属动物。双叉犀金龟成虫体长30-50mm,体宽20-30mm,身体呈椭圆形,体表背面光滑或微茸毛,腹面茸毛较多;头部较小,复眼深红褐色,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上唇呈上翘的扁平铲状。分布于中国东部与东北部、日本、泰国等地,生活在森林中,有很强趋光性。以林下的腐叶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质为食,成虫偏好舔舐树木伤口流出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
犀牛甲虫隶属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在我国云南已发现有7属12种。头部和前胸背板大多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其中突背蔗龟、橡胶犀金龟、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
双叉犀金龟,是鞘翅目犀金龟科叉犀龟属的昆虫动物。 双叉犀金龟又称独角仙,因头上长着一只雄壮有力的独角,故名。双叉犀金龟分布于中国吉林到海南、从东南沿海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双叉犀金龟在温暖湿热、植物繁茂之地数量多。 [10]双叉犀金龟多夜间活动, 幼虫主要以朽木和腐殖质为食;成虫食性杂,喜食麻栎等壳斗科植物伤口的树汁。双叉犀金龟其独特的造型,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犀牛甲虫隶属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在我国云南已发现有7属12种。头部和前胸背板大多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其中突背蔗龟、橡胶犀金龟、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
犀牛甲虫(Phileurus didymus)隶属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在我国云南已发现有7属12种。其中突背蔗龟、橡胶犀金龟、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