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地理
已有54个相关的【地理】模型

碱性岩体中的正长岩

正长岩为一种岩浆岩,属中性深成侵入岩。浅灰色,具等粒状、斑状结构。其二氧化硅的含量(约60%)与闪长岩相当,但碱质(氧化钠、氧化钾)稍高于闪长岩。主要由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石英。长石中碱性长石(通常为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约占70%以上。常呈小的岩株,与基性岩、碱性岩组成杂岩体。

白铅矿

白铅矿成分为碳酸铅,铅有时会被银或铬部分取代:属碳酸盐类、霰石族(aragonite group)、斜方晶系,与稀酸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含Pb77.6%。晶体为板状或假六方双锥状,贯穿双晶常见,一般多为致密块状集合体、钟乳状或土状。白色或浅黄、褐等色。金刚光泽。硬度3-3.5,密度6.4-6.6。遇盐酸起泡。是方铅矿在地表经氧化后的次生矿物。通常与方铅矿一起做为提取铅或制备各种铅化合物

纤锌矿

纤锌矿(英语:Wurtzite),又称纤维锌矿,是一种锌和铁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Zn,Fe)S,是一种较少见的闪锌矿结构的多形体结构形式。铁含量变化高达8%。与闪锌矿互为同质异形体。它出现在与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和白铁矿相关的热液矿床中,也出现在低温下的粘土-铁石结核中。

魏恩斯贝格花岗岩

魏恩斯贝格花岗岩是一种以德国魏恩斯贝格地区命名的花岗岩。通常呈现灰色或浅粉色,带有细小的黑色斑点。广泛用于建筑和装饰,如地板、台面和纪念碑等。在建筑和雕刻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因其美观和耐用性而受到青睐。

蛇纹石

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富镁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如叶蛇纹石、利蛇纹石、纤蛇纹石等。它们的颜色一般常为绿色调,但也有青、浅灰、白色或黄色等。蛇纹石因为它们往往是青绿相间像蛇皮一样,故此得名。蛇纹岩在较大的超基性岩中常分布于岩体顶部呈帽盖状或分布于岩体边缘,有时也呈脉状或不规则状。较小岩体往往全部蚀变成蛇纹岩。与蛇纹岩有关的矿产有铬、镍、钴、铂、石棉、滑石、菱镁矿等。蛇纹岩也是一种良好的化肥配料。

红赭石

赭石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赭石是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体重,质硬,砸碎后断面显层叠状。气微,味淡。

磷氯铅矿

磷氯铅产于铅矿床氧化带,是地表水中所含的磷酸与铅矿物作用的产物。磷氯铅矿因其鲜艳的颜色及密布的六方柱晶体,具有很好观赏性,此类矿物数量也少,显得名贵。

伟晶岩

伟晶岩是一种与各类深成岩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粗粒至巨粒的岩脉状或团块状岩体。一般呈肉红色、灰白色,具有巨粒或粗粒结构的酸性至碱性脉岩。常呈脉状,并成群产出。矿物晶体很粗大,数厘米至数米,具带状构造。

蛋白石

蛋白石作为宝石(英文名为opal,音译为欧泊,澳宝)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化学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包含变彩和不变彩的两种宝石,是一种含水的非晶质的二氧化硅。

大理岩

大理岩(英文:Marble)原指产于云南省大理的白色带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剖面可以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古代常选取具有成型的花纹的大理石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大理石这个名称逐渐发展成称呼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的,用来做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白色大理石一般称为汉白玉,但对翻译西方制作雕像的白色大理石也称为大理石。关于大理石的名称,有一种说法——以前中国大理的大理石质量最好。故得名。

锰结核

锰结核(英语:Manganese nodules),亦称为多金属结核,为海底岩石凝固物,由铁或锰的氢氧化物以一个核心凝固而产生。其核心可能极其微小,并有可能因为结晶作用而完全转变为锰矿物。当锰结核为肉眼可见时,它可能是细小的微化石(放散虫门 Radiolaria 或有孔虫门 Foraminifera 生物)外壳、磷酸化的鲨鱼牙、玄武岩残骸或早期凝固物的碎片。

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颜色深绿到鲜艳绿,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莫氏硬度3.5-4.5。孔雀石产于铜矿的地表,近地表氧化带,与赤铜矿、蓝铜矿、铜蓝、硅孔雀石等共生,是原生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矿物,也是一种玉料。

莱塔石灰岩

莱塔石灰岩是一种地质形成,主要分布在奥地利、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这种石灰岩形成于中中新世到晚中新世时期(大约1600万到720万年前)。莱塔石灰岩的命名来源于奥地利的莱塔山脉。这种石灰岩以其丰富的化石内容而闻名,包括鲨鱼、鳐鱼、海牛和鲸类等。

青金石

青金石(英语:Lazurite)为一种架状硅酸盐矿物,含硫酸根、硫离子、氯离子,化学式为(Na,Ca)8[(S,Cl,SO4,OH)2|(Al6Si6O24)]。 属于似长石类矿物方钠石矿物群的一员,晶系为等轴晶系,完好的晶型极为罕见,大多呈块状。自然界中多数存在于青金岩中。其英文“Lazurite”则来自波斯语lazward 其意为蓝色。

绿帘石角闪岩

绿泥角闪片岩是区域变质岩石,玄武岩质岩石或凝灰岩,或辉长岩、辉绿岩等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所代表的变质环境约在摄氏500-600度,压力则为十几个仟巴以内的温压条件。它的主要矿物为绿泥石和角闪石,角闪石含量大于40%,还可含少量斜长石、绿帘石、黑云母、黄铁矿等矿物。绿泥石,呈墨绿色,小刀刻成小片呈淡绿色,极细鳞片状。角闪石片岩是造山带、古老变质地体的常见岩石,是区域变质角闪岩相的标志性特征。

铬铁矿

铬铁矿是岩浆作用的矿物,常产于超基性岩中与橄榄石共生;也见于砂矿中。外表看来很像磁铁矿,一般呈块状或粒状的集合体。在冶金工业上,铬铁矿主要用来生产铬铁合金和金属铬。铬铁合金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铬铁矿是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在工业上,经常把铬铁、铬尖晶石、富铬尖晶石、硬铬尖晶石等类似矿物,统称为铬铁矿。

氯银矿

氯银矿(Chlorargyrite),化学组成为AgCl,分子量为143.32。产生环境为部分氧化银矿床中,其颜色为紫色灰,绿,白,无色。氯银矿,可作为提炼银的矿物原料。

砷矿

一种以砷的硫化物为主要组分的非金属矿产。砷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其灰色晶体具有金属性,脆而硬。主要矿物有雄黄、雌黄,毒砂;以砷元素为主要成分,边界品位前者5%,后者为3~5%;工业品位前者为10%,后者为5%~6%。还有砷镍矿、砷锑矿,砷华,斜方砷铁矿等。一般用地下开采法采矿,用浮选法选矿。

辉银矿

化学成分Ag2S,含Ag87.1%。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通常为致密块状。颜色和条痕均为铅灰色。新鲜断口呈金属光泽。摩氏硬度2-2.5。密度7.2-7.4。具弱延展性。是热液成因矿物,形成于173℃以上。在此温度以下,则转变为成分相同的螺状硫银矿。是炼银的矿物原料,但银的主要来源是从铜铅锌矿石中作为副产品而得到。

文石矿物

文石是碳酸盐矿物。成分为CaCO3。又称霰石,与方解石等成同质多象。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或矛状,常见假六方对称的三连晶。集合体多呈皮壳状、鲕状、豆状、球粒状等。通常呈白色、黄白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具不完全的板面解理。贝壳状断口。莫氏硬度3.5~4.5。比重2.9~3.0。在自然界文石不稳定,常转变为方解石。主要形成于外生作用条件下,产于近代海底沉积或粘土中;石灰岩洞穴中。

不同类型的海岸类型

海岸类型,海岸带的地形地貌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物质响应。按其成因可以将海岸分为侵蚀型海岸、堆积型海岸和平衡型海岸三类,按照陆地地貌,可以分为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和生物海岸。

被动大陆边缘(地貌构造3D模型)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海洋边缘的浅海区域,是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称作大陆边缘。大陆边缘占海洋总面积的15.3%,其主体是大陆架,其次为大陆坡和大陆基。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