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坦克3D模型
已有42个相关的【坦克3D模型】模型

法国AMX-30主战坦克

是法国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装备的第二代主战坦克,由伊西莱穆利诺制造厂开发。在1967年正式列为法国陆军制式装备,开始逐步替换M47坦克。装备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具有远射程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但装甲防护相对较弱。火控系统包括炮长望远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夜间作战使用微光电视系统。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和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设计思想是在火力和机动性上取得平衡,而牺牲一定的装甲防护。

苏联T-80UD主战坦克

是苏联时期由乌克兰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1980年代初设计,并在1985年由马里舍夫工厂量产的一款坦克。以其先进的火控系统而闻名,能够实现炮手或车长在静止或移动状态下对固定和移动目标的高精度打击。采用了多层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包,为其提供了高水平的战场生存能力。还可以通过释放烟雾或气溶胶屏幕来伪装自己,炮塔两侧各装有四个电动烟雾弹发射器。设计和性能使其成为冷战时期苏联军队中一款重要的主战坦克。

以色列M51IsraelSuperSherman主战坦克

是一款由以色列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美国M4Sherman坦克改装升级的主战坦克。主要用于应对中东战争中的坦克威胁,特别是对抗苏联的IS-3重型坦克和英国的Centurion坦克。装备了一门强大的法国105毫米D1508 L/51主炮。能够发射高爆反坦克炮弹,穿透力达400毫米装甲。还采用了由法国布尔日兵工厂设计的新型炮塔,具有更大的炮盾和独特的炮口制退器。设计和使用展示了以色列在军事装备现代化。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是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战车,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防护能力而闻名。设计始于1970年,首款车型梅卡瓦Mark1于1979年正式服役。设计重点在于乘员保护,其发动机前置设计不仅增加了正面防护,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乘员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主要武器是105毫米或12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能够发射包括LAHAT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弹药。是以色列军事力量的象征,也是其装甲战车技术进步的体现。

日本90式主战坦克

是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由三菱重工业公司设计和制造,用以取代61式和部分74式坦克。于1990年进入服役,以其卓越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而闻名。装备一门日本特许生产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配备自动装弹机,炮长瞄准镜内集成激光测距仪,并配有热像仪,具备行进间和夜间射击的能力。主要部位采用复合装甲或间隔装甲,具备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激光探测报警装置,增强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美国M60A3主战坦克

是美国M60“巴顿”系列主战坦克的终极改进型,被誉为“终极巴顿”。于1971年开始研制,代号为M60A1E3。在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被动观瞄仪等关键部件进行了可靠性提升。1978年又进行了四项改进,包括安装新的测距仪、弹道计算装置、M240高射机枪以及M239烟幕弹发射器。火控系统得到了显著提升,提高了射击的精确度。它的设计和改进,使其在冷战时期成为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的重要装甲力量。

中国Type59主战坦克

是中国制造的主战坦克,基于苏联T-54A坦克设计。1958年首次生产,1959年服役,1963年开始批量生产,直至1980年停产,共生产约9500辆。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装备,直到21世纪初。服役期间经过多次改进,包括将100毫米滑膛炮更换为105毫米线膛炮,并成为后续中国坦克设计的基石。具有传统的战后布局,前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引擎舱,中部为铸造的圆顶形炮塔。

苏联T-55A主战坦克

是苏联时期设计的一款主战坦克,是T-54系列的改进型,于1961年投入使用。设计注重火力、防护和生产便捷性,具有更好的NBC防护和改进的装甲。主要武器是100毫米D-10T2S线膛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包括APFSDS和HEAT弹。装甲采用均质轧制钢,前部船体和炮塔有额外的装甲层,以提高对反坦克武器的防护。因其坚固的设计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20世纪后半叶使用最广泛的坦克之一。

英国ChieftainMk3主战坦克

是英国在冷战时期设计的一款主战坦克,是Chieftain系列坦克的一个改进型号。最初于1966年服役,以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装甲和良好的机动性而著称。Mk3型号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其在战场上的性能。装备了一门120毫米L11A5线膛炮,这门炮是专门为Chieftain设计的,并且成为了北约标准口径。是该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型号,设计和性能在当时的主战坦克中处于领先地位。

游戏《装甲战争》中的载具:T-14

T-14型主战坦克(或称T-14主战坦克)由俄罗斯基于新型履带通用平台“阿玛塔重型履带通用平台”为基础研发的一款主战坦克。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1年宣布的10年20兆卢布武器更新计划要角,单车造价估计达380万美元。

P-1000超重型坦克

P-1000超重型坦克是纳粹德国计划开发的一种超重型坦克,由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研制,但计划在1943年被放弃,没有一辆P-1000被生产出来。1942年初,德国武器局第5处计划开发P-1000超级重型坦克。当时纳粹德国的军事发展以及力量已经达到了高峰程度,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开始的时候对这种研发超重型坦克的项目也很感到兴趣,他觉得坦克愈大就愈强劲,并完全没有考虑到很多实际问题。

主战坦克 豹2A6

豹2A6是德国研制装备的一型主战坦克,由德国克劳斯-玛菲•魏格曼公司基于豹2A5坦克改进而来,全车长10.97米,全高:3米,全宽:3.75米,战斗全重60吨。该型坦克的最大特点是换装了莱茵金属公司的55倍径Rh-120-L55长身管120毫米滑膛炮。该炮的炮口初速提升至1750米/秒,最大射程达5000米,是世界现役射程最远的坦克炮。

国产15式轻型坦克

15式轻型坦克(正式装备命名型号ZTQ-15,简称15式轻坦),代号黑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一种轻型坦克,是继99式主战坦克之后又一型重点主战装备。15式坦克全重与老式的59式坦克相当,而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更强,遂行“一线火力突击”,又被外界称为“轻量化主战坦克”。与中国陆军主力的99式坦克和相比,15式坦克外形紧凑、重量轻,适合中国西部高原地区以及南方水网密集的地形使用。

主战坦克 挑战者-2

挑战者-2主战坦克是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集团在挑战者-1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在挑战者坦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炮塔,引进隐身技术;换装一门L-30A1型120毫米55倍径线膛炮;大幅度改良火控,加装一具法国SAGEM VS-580-10车长全方位独立观瞄仪,TOGS-2热成像仪与钕-钇石榴石 激光测距仪;升级数据链系统等,是全世界第一种具备”猎歼-猎歼” 能力的主战坦克。

二战时期超重型坦克 鼠式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是由德国保时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设计的超重型坦克,战斗全重达188吨,是当时最重的坦克。也正是由于车身极重,使得鼠式坦克的越野能力极差,最终因缺少实战价值而流产。 该型坦克主要由克虏伯公司生产,由Alkett负责组装,只生产了两辆,一辆无武装只用作验证。装备一门128毫米主炮和一门75毫米同轴副炮,这在当时是足以摧毁任何装甲车辆的武器。

二战时期超重型坦克 E-100

德国在1943年4月制定了生产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坦克的方案,E系列坦克计划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E系列坦克包括E-5,E-10,E-25,E-50,E-75,E-100这些型号。其中投入研制力量最多的就是E-100超重型坦克。E-100的研制工作是从1943年6月开始的,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在1944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鼠”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E-100坦克的命令。

二战苏联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设计的重型坦克。以苏联国防委员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KV-1重型坦克重46吨,装备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为410千瓦,最大公路速度35千米/小时,最大续驶里程225千米;装备一门76.2毫米坦克炮,4挺7.62毫米口径DT机枪,通常用于进攻作战,作为先锋突破敌人的防线。

二战英国重型坦克 Churchill mk VII

Churchill(丘吉尔)步兵坦克是英国的最后一种步兵坦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总生产量达5640辆。丘吉尔坦克是取代玛蒂尔达的步兵坦克,研制代号为A20。但是在研制过程中,英国发现A20样车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1940年7月,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接受了研制A22步兵坦克的合同。于7个月后制造出第一辆样车。1941年6月,第一批14辆生产型坦克交付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