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大理石雕像是古罗马公元2世纪的作品,现收藏于丹麦哥本哈根境内博物馆。右手拿着斗篷强调的旋转动作表明女人正在跳舞。她是缪斯女神,舞蹈的缪斯女神。缪斯女神在希腊神话中是神圣诗歌、神圣赞美诗、舞蹈和口才以及农业和哑剧的缪斯女神。她被描绘成非常严肃、沉思和冥想,经常把手指放在嘴边,穿着长斗篷和面纱,将肘部靠在柱子上。有时也被认为是几何学和冥想的缪斯女神。丹麦哥本哈根境内博物馆
奥地利的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的入口是作为圣十字庭院的一部分,圣十字庭院是维也纳市中心的一个庭院群。它位于美丽灯笼街和格拉肖夫街之间,今天被修道院庭院、修道院长、礼拜堂和公寓楼的复合体所环绕。圣十字庭院常被称为维也纳最古老的公寓楼。它建于13世纪,并自那时起属于圣十字的西斯特修道院。庭院的大部分礼拜堂和修道院长的庭院在巴洛克时期被拆除,并在1659年至1676年间由圣十字修道院的修道院长下令重建。
狄俄斯库里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他们援救遇难船员,受人们祭献牺牲而赐予顺风。他们的母亲是勒达,父亲是众神之王宙斯。后来宙斯把他们置于天空,成为双子星座。在罗马,传统认为公元前484年引入了对他们的崇祀。奥路斯·波斯图米乌斯在列吉路斯湖之战发誓之后,就在广场上修建了他们的神殿。传说在这次战斗中,狄俄斯库里是站在罗马人方面作战的,并把胜利的消息带到罗马。
雕像是莫扎特纪念碑,它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皇家花园。这座雕像是由建筑师卡尔·康尼希和雕刻家维克多·蒂尔格纳设计的,于1896年在阿尔布雷希茨广场揭幕,后于1953年迁至现址。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著名的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他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意大利的拿坡里国立考古博物馆的大理石雕像 法尔内塞的赫拉克勒斯
雕像的原作是青铜的但已经遗失,现存的是罗马时期的大理石复制品,有多个不同尺寸和版本。其中最著名的复制品是法尔内赛赫拉克勒斯,于212年由雕刻家格里孔创作,现收藏于意大利的拿坡里国立考古博物馆。雕像描绘了赫拉克勒斯刚刚完成了他的十二项苦差,面容憔悴,眼神忧郁,展现了他的人性和悲剧。
法国安布瓦兹市的大理石雕像 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
雕像是由亨利·阿卢瓦(1844-1929)创作的,于1895年落成。这座雕像高3.5米,描绘了黎塞留站在一个有四个浮雕的底座上手持一本书。他的全名是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里切利厄,也被简称为黎塞留,或者红衣主教,因为他是枢机主教,并穿着红色的长袍。他是法国波旁王朝第一任黎塞留公爵,也是路易十三的首相,对法国的中央集权和外交政策有重大影响。
古希腊神话中的诗歌缪斯她是创作灵感的九位缪斯女神之一。她手持琴,有双蛇缠绕的杖。这座雕像是由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于1816年创作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它是卡诺瓦为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设计的九位缪斯女神雕像中的一座。这些雕像原本打算放在圣彼得堡的赫尔米塔日博物馆,但由于沙皇的突然去世它们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诗歌缪斯最终被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于1968年收购。它是博物馆的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波利比奥斯(Polybios)它是由奥地利雕塑家阿洛伊斯·杜尔(Alois Düll)于1899年创作的,用大理石雕刻而成。 它是为了纪念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他以其主要著作《历史》而闻名,该书原本有40卷,描述了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开始到迦太基和科林斯被毁灭的罗马的普遍历史。
《普罗瑟皮娜的诱拐》是吉安·洛伦佐·贝尼尼创作的一座大型巴洛克风格的大理石群雕。这座雕塑描绘了罗马神话中,冥界之神普鲁托抓住并带走普罗瑟皮娜的情景。普鲁托高举普罗瑟皮娜,而塞尔伯鲁斯象征着普鲁托带普罗瑟皮娜进入的冥界的边界。这座雕塑是由卡拉拉大理石制成的,最初放置在一座已经被摧毁的基座上,基座上有Maffeo Barberini的一首诗。这座雕塑现在位于罗马的博吉塞画廊。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汉族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中国近代汉族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掷骨子的女孩r》是一座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孩在玩骨骰游戏的雕像。这座古罗马大理石雕像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1500,并在18世纪由意大利雕塑家Giuseppi Angelini(1735–1811)进行了修复。雕像最初是Charles Townley的收藏,他将其描述为:一个躺卧的黛安娜形象,身着紧身的衣裳,左手支撑着身体,右手向前伸出。
这个雕塑是位于奥地利下奥地利州雷茨市的一座十字架山(Calvary)的一部分,是一组描绘耶稣受难的场景的雕塑。这座十字架山是由雷茨市的市民在1727年建造的,是为了纪念1713年的黑死病大流行而感恩的一种表达。这个雕塑是由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创作的,但是他的风格受到了巴洛克时期的影响,特别是奥地利雕塑家约翰·多明尼克·多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