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大英博物馆
已有96个相关的【大英博物馆】模型

埃及第十二王朝花岗岩雕像《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雕像是一座巨大的阿蒙涅姆赫特三世花岗岩头像,来自埃及的布巴斯提斯的巴斯特神庙。雕像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也就是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制作的。他的嘴唇很饱满,下唇下的斜肌显示出下颚的紧张。他的表情显得严肃,甚至显得严酷。雕像的高度为83厘米,重约1000公斤,宽度为82厘米,深度为69厘米,雕像现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夜之女王伯尼浮雕

伯尼也被称为“夜之女王”(Queen of the Night)是一块美索不达米亚的陶土浮雕,可能代表了Ereshkigal或Ishtar。这块浮雕是在伊辛-拉尔萨时期或旧巴比伦时期创作的,高49.5厘米,宽37厘米,描绘了一位有鸟爪,两侧有猫头鹰,站在两只狮子上的裸体、有翅膀的女神形象。这块浮雕现在被展示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将其创作时间定在公元前1800年至1750年之间。

路易斯象棋里的国王

路易斯(Lewis)棋子"也叫"Uig棋子"是一组独特的12世纪棋子,以及其他游戏棋子,大部分都是由海象牙雕刻而成。这些棋子于1831年在苏格兰的路易斯外赫布里底群岛被发现。当发现时,这个藏品包含了93个物品:78个棋子,14个桌子和一个皮带扣。现在,82个棋子由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拥有并通常展出,其余11个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现在这个棋子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伯里克利大理石胸像

这件雕像是罗马时期的大理石雕像,公元2世纪来自意大利的蒂沃利,模仿了希腊雕塑家Kresilas的青铜雕像。这件雕像的伯里克利戴着一个推到头顶的头盔,也是模仿了早期的希腊原作。这个雕像的高度是58.42厘米,现在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古埃及阿蒙的大祭司罗伊的雕像

阿蒙的大祭司罗伊的雕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这尊雕像是由花岗闪长岩制成,高度为113厘米,制作于公元前1220年代。罗伊是古埃及第19王朝期间拉美西斯二世、梅伦普塔和塞提二世在位期间的阿蒙大祭司。他委托制作了几尊自己的雕像,其中四尊是在卡纳克发现的。这尊雕像现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纳布神庙中的侍神雕像

这尊石灰岩雕像是由新亚述时期的亚述国王阿达德尼拉里三世和Sammuramat献给纳布的侍神雕像。雕像是在纳布神庙(位于尼姆鲁德)发现的。雕像的高度为182.88厘米。。裙子周围有楔形文字,铭文的翻译是:“未来的人,等待纳布。不要信任其他的神。"这尊雕像现在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复活节岛摩艾巨石像(Hoa Hakananai'a)

Hoa Hakananai'a的名称在拉帕努伊(Rapa Nui)语中意为“被盗的朋友”。这座石像高约2.42米,重达4.2吨,由玄武岩制成。它呈现出典型的摩艾石像特征,具有长鼻、深凹的眼睛和封闭的嘴唇。石像的背面有雕刻的图案和符号。这座巨石像原本是树立在复活节岛上奥鲁·梅塔村庄的奥鲁石坛上的。然而,在1868年的英国探险家考察期间,它被带到了英国,并最终陈列在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藏品 明代龙纹牡丹琉璃

这组20块精美瓷砖最初用于两栋建筑,由粗陶器制成,采用法华装饰,展现了明代第15至16届的卓越工艺。每块瓷砖上都生动描绘着三爪龙在莲花和牡丹间游戏,呈现出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瓷砖曾构成一个屏风,四排共20块,呈现出极富艺术感和细腻雕琢的精湛工艺。这一系列瓷砖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见证了明代建筑装饰的辉煌历史

一座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鹰头狮身人面像

这是一头猎鹰头的狮身人面像也称鹰头狮。它是一个狮身上半身为人面、头部为猎鹰的神像。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这种形象可能代表着不同的神灵或象征意义。狮身人面像通常象征着力量和权威,而鹰头可能与天空、宇宙或其他神秘的层面有关。在埃及(努比亚)阿布辛贝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中被发现,这是一对中的其中一头。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古罗马大理石雕像 《掷骨子的女孩》

《掷骨子的女孩r》是一座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孩在玩骨骰游戏的雕像。这座古罗马大理石雕像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1500,并在18世纪由意大利雕塑家Giuseppi Angelini(1735–1811)进行了修复。雕像最初是Charles Townley的收藏,他将其描述为:一个躺卧的黛安娜形象,身着紧身的衣裳,左手支撑着身体,右手向前伸出。

罗伯特·布鲁斯·科顿爵士半身像

罗伯特·布鲁斯·科顿爵士(Sir Robert Bruce Cotton,1571-1631)是英国的一位政治家、古籍收藏家和学者,他创立了科顿图书馆(Cottonian Library),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手稿和文献,对英国历史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

拉美西斯二世花岗岩头像 大英博物馆藏品

这尊雕像描绘了头戴圣蛇冠和尼美斯头巾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这尊雕像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受损,失去了四肢和下半部分。它是最初位于拉美西姆神庙门口侧翼的一对拉美西斯雕像中的一个,另一尊雕像的头部目前仍然在拉美西姆神庙的门口。这尊雕像于1816年由意大利探险家乔瓦尼·贝尔佐尼从埃及运到英国,并于1821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购。它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展示在4号展厅。

坎贝雕刻墓碑 大英博物馆藏品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坎贝(也门亚丁发现/收购)制作的浮雕大理石墓碑,现位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铭文包括阿拉伯语的祝福和古兰经经文......死者的名字(阿布·哈桑·阿里·伊本·奥斯曼)出现在面板的一侧......”

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森林之神和仙女雕像(Satyr And Nymph Statue)

这是在意大利第沃利发现的一件罗马雕塑,描绘了一个森林之神抓住了一个仙女,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拉美西斯二世胸像

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胸像,发现1813年埃及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庙,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埃及展厅。质地为花岗岩,高2.6米,重7.2吨。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在位67年(统治时间公元前1279 BC ——公元前1213 )。右臂的圆孔据说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人凿的,试图将其盗走,未遂。

大英博物馆藏品 明代龙纹琉璃

这系列明代建筑瓷砖,是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之一。这组20块精美瓷砖最初用于两栋建筑,由粗陶器制成,采用法华装饰,展现了明代第15至16届的卓越工艺。每块瓷砖上都生动描绘着三爪龙在莲花和牡丹间游戏,呈现出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瓷砖曾构成一个屏风,四排共20块,呈现出极富艺术感和细腻雕琢的精湛工艺。这一系列瓷砖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见证了明代建筑装饰的辉煌历史。

大英博物馆的周朝青铜钟

约公元前5世纪的周朝青铜钟,出土于中国河南,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青铜钟在中国古代是比较常见的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早期,其形式是从钲演化而来。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个可悬的柄。从青铜钟的形制上可分为两种,即甬钟和钮钟,甬钟的悬挂方式为斜挂,而钮钟为直挂。将若干个频率不同的钟依次序连列在架上成为可演奏的音阶,称为“编钟”。

【伦敦大英博物馆】带有岩画的一块巨石

一块巨石,上面有一个人的照片。发现于苏丹第四瀑布。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酒神狄俄尼索斯面具

大型石灰石面具状的狄俄尼索斯雕像,应该是从柱子上折断的。发现于塞浦路斯莱夫卡,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期:公元前100年)

一个乾隆时期的香炉

一个青铜制的香炉,由九龙商人委托制作。可能来自一座宏伟的帝王庙。以3000年前制作的仪式用食物器皿为原型。现位于大英博物馆。

一根印度大理石庙柱

一根大理石柱子,可能来自12世纪的印度耆那教寺庙。现位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埃及奥索里德雕像3D大英博物馆AR文物

拉美西斯神庙是埃及卢克索约旦河西岸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纪念神庙。还可以看到两尊坐着的国王雕像的零散残骸,一尊是粉红色的花岗岩,另一尊是黑色的花岗岩,这两尊雕像曾经位于寺庙的入口两侧。其中一个头像已被移到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印度希瓦神庙(Siva Shrine)砂岩模型3D

一座来自印度的希瓦神庙/圣地的砂岩模型,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Ganesha的雕像可以在门的上方看到。

罗马女孩雕像3D石雕AR文物大英博物馆。

罗马雕像,一个在玩手指的年轻女孩。发现于意大利罗马。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