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艘轻型巡洋舰,属于英国海军的第七级别。以其快速、敏捷和强大的火力而著称,在海上执行多种任务,包括侦察、护航和舰队支援。装备有先进的武器系统和传感器,能够在现代海战中发挥关键作用。MINERVA级巡洋舰的设计注重多任务能力和高效率,使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作为英国海军的一部分,MINERVA级巡洋舰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任务,保护国家利益并维护海上安全。
是日本海军川内级轻巡洋舰的首舰。是改进自之前的长良级,具有更好的锅炉布局和四根烟囱,而长良级只有三根。于1922年2月1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建造,1923年10月30日下水,并于1924年4月29日服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了多次重要行动。在1943年11月3日的苏里高海峡之战中被美国海军巡洋舰击沉,这场战斗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对日军的重大胜利之一。川内号的沉没标志着其在战争中的行动结束。
最初为HMSLeander,是英国皇家海军利安德级轻巡洋舰的一员,后来服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皇家新西兰海军。于1933年3月24日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在1937年4月30日转交给新西兰,成为皇家新西兰海军的一部分。以其优雅的设计和强大的火力而著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执行了多项任务,包括对抗意大利和维希法国的商船。战争结束后1945年8月27日返回皇家海军,并最终在1949年12月15日被出售拆解
是日本海军高雄级重巡洋舰的首舰,属于当时日本舰队中最大型和最现代化的巡洋舰之一。于1927年4月28日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30年5月12日下水,1932年5月31日正式服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菲律宾的登陆行动、爪哇海战以及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的两线作战。战争结束后于1945年9月21日向英国军队投降,在1946年10月29日被用作靶船,由HMSNewfound击沉
是美国海军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的首舰,建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命名,是第二艘以此城市命名的舰船。于1940年7月1日开工建造,1941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6月15日服役。作为当时新一级的军舰,在战争期间主要活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区,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并获得了13枚战役之星。在1947年2月7日退役,并在1960年被出售拆解。
美国USS Northampton (CL/CA-26) 巡洋舰
是美国海军北安普顿级巡洋舰的首舰。最初被归类为轻型巡洋舰,后根据伦敦海军条约重新分类为重型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太平洋战区,参与了多次重要行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期间,与企业号航空母舰一同出海,并在第二天返回珍珠港。1942年参与了对沃杰岛和威克岛的炮击行动,并在2月24日对威克岛的行动中遭到日军反击。在二战中获得了六颗战斗之星的荣誉。
是旧日本海军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14英寸主炮的军舰。于1911年在英国维克斯造船厂开工建造,1913年正式服役。最初设计为战列巡洋舰,拥有四座双联装主炮塔,两座前置两座后置,这种配置允许全部8门主炮同时对一个目标开火。设计受到了英国海军的影响,其设计理念是拥有重型武装、高速度和有限的装甲防护。最终被美国海军潜艇击沉,这是海军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被潜艇击沉的记录。
是旧日本海军最上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最初按照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作为轻巡洋舰建造。于1931年10月27日开工,1934年3月14日海试,并于1935年7月28日正式服役。设计在海军建筑学上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它们在最初建造时过于轻,且由于超重和焊接缝在主炮射击时出现裂纹,导致所有四艘舰在服役的头几年都需要重建以保持适航性。还能携带3架爱知E16A侦察水上飞机。这些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部沉没。
是以法国海军将领埃米尔·缪塞利埃(ÉmileMuselier)命名的。是在其导弹时代尚未到来之前建造的,后来被科尔贝级巡洋舰所取代。装备了新型的139/65毫米DP舰炮和100毫米/55型号的68高射炮,这些武器配置增强了其在海上的火力和防空能力。作为一艘传统的火炮巡洋舰,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法国海军的军事技术与海上力量。
美国USS Grand Rapids (CL-70/CAG-2) 巡洋舰
是美国海军的一艘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最初作为轻型巡洋舰服役,后来被重新分类为轻型航空巡洋舰。于1945年服役,以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命名。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多个行动,包括在太平洋战区的作战。以其快速的航行速度和强大的火力而闻名,装备有多门主炮和防空武器。在战后被改装为航空巡洋舰,用于携带和操作直升机,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海战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退役。
是苏联海军在二战时期建造的一系列巡洋舰的首舰。于1935年开工建造,1938年下水,1940年正式服役。以其强大的火力和高速性能而闻名,装备有三联装152毫米主炮和多门100毫米副炮,以及鱼雷发射管。在二战中参与了多次战斗行动,包括对德国海军的作战和对盟军的支援任务。设计和性能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现代化的,代表了苏联海军在巡洋舰建造方面的重大进步。
以睡眠之神命名,是基于英国海军Dido级和Edinburgh级轻巡洋舰现代化改造的项目。最初计划装备的是133毫米海军炮,但由于其较低的射击速率无法应对二战后期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因此所有舰炮都被替换为113毫米RP10MarkIV海军炮。战后,这种海军炮成为了英国海军驱逐舰的标准主炮口径。Somnus级将替换掉后部的鱼雷组,装备更先进的防空炮组,并增加防空火力和电子设备。
是黛朵级轻巡洋舰第二批的5号舰,属于1937年建造计划的一部分。于1938年4月6日开工,1940年9月18日下水,1942年5月6日完工。作为黛朵级防空巡洋舰,增添了一座主炮,提升了防空能力。最初在本土舰队服役,后转往地中海舰队,参与了包括斯科雷湾海战在内的多次行动,并在西西里和诺曼底登陆作战中提供火力支援。二战末期服役于第15巡洋舰中队,战后成功存活并退役,1949年退役,1956年被出售拆毁
是德国海军计划中的大型巡洋舰,属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改进型号。在设计上继承了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特点,但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增加了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发射器以及更新的电子设备。作为其中一艘计划建造的巡洋舰,如果建成,将会是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的重要水面作战舰艇。由于战争进程和资源分配的原因,和其他计划中的舰艇一样最终未能建成,只停留在了图纸和计划阶段。反映了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对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和设计野心
德国第三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FRITHJOF是一艘在二战期间计划建造的舰艇。原本是计划中的大型巡洋舰,但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德国海军的第一艘大型巡洋舰Beowulf的主炮炮塔经常出现故障,德国人紧急取消了第二艘舰FRITHJOF的建造。原计划采用D6设计方案,装备三联装283毫米主炮炮塔。然而,由于技术问题和战争进程的影响,最终未能建成,仅有一些设计图纸和模型流传下来。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艘轻巡洋舰,装备有155毫米双用途炮。是日本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新型火炮,用于对抗西方近代巡洋舰。采用分离式弹药设计,炮弹重量为55.87公斤,发射药有两种规格。设计考虑了对抗防御力较强的西方近代巡洋舰,因此开发了专用穿甲弹以改善贯穿效果。设计和建造体现了日本海军在战列舰和巡洋舰火力上的创新和提升,这些舰艇在太平洋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德意志级重型巡洋舰的一员,也常被英国称为“袖珍战列舰”。以德国海军上将赖因哈德·舍尔命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国的海军。于1933年4月1日下水,1934年11月12日服役。设计初衷是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舰船吨位的限制,同时装备有强大的火力和装甲。战后被拆解,但由于舰体庞大,战后政府没有经济上的理由去完全打捞这艘被毁的舰体。残骸至今仍被埋在基尔市埃勒布雷克区的废墟和瓦砾之下。
是D级装甲舰设计中的一个方案。作为对法国海军建造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回应,德国不得不对D级装甲舰进行重大设计调整,并建造了代号为D和E的两艘新装甲舰。德国海军选择了装备有两座四联装283毫米主炮的D5a方案。设计和建造是为了对抗新的法国海军威胁,体现了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对大型战舰的需求和设计野心。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政治和军事战略的变化,这些计划最终未能实现,BEOWULF也未能实际建造。
以酒神巴克斯命名,对应天体中的巴克斯星。为了弥补战斗级驱逐舰在主炮火力控制和瞄准系统上的过时和火力不足,英国海军设计了一种用于协调和指挥战斗级驱逐舰的巡洋舰,即Bacchus级。设计灵感来源于爱丁堡级巡洋舰的船体构造理念。沿中轴线安装了六座双联装113毫米RP10MarkIV速射炮,使用分装弹药以获得更好的弹道性能,每分钟大约可以发射15-20发。由于英国财政状况不佳,这一级别的舰船并未实际建造。
以罗马神话中的天空之神命名,与天体天王星相对应。二战后,英国殖民地和领土不断爆发起义,威胁到英国的统治,英国海军因此重启了新巡洋舰的设计和重新武装。是英国在失败的挣扎中的产物。通过引入美国技术,N1型127毫米速射炮取代了略显过时的113毫米海军炮。自动装填机和水冷装置为炮的连续射击提供了坚实保障,理论上将炮的射速提高到了每分钟66发。然而,由于炮塔过重,不得不以单炮的形式安装在舰上。
以夜之女神命名,是一级设计提案中的轻型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海军为了应对德国海军建造高速巡洋舰的传闻,对D级巡洋舰进行了重新设计,并提交了众多提案。NOX级别代表了安装小口径速射海军炮的设计提案。计划采用双联装113毫米/45倍径QF Mk.I(Mk.IIIUD炮座)炮作为双用途高射炮。这种火炮使用定装弹药,射速高达每分钟12发,常见于HMS皇家方舟和HMS荣耀和HMS荣耀等航空母舰上
以罗马冥神普鲁托命名,与天体冥王星相对应。主要武器是为1950年大型驱逐舰计划开发的N2型127毫米海军炮。该炮配备了先进的弹药供应和散热系统,平均射击速度为2.8秒,能在极短时间内对敌舰倾泻大量火力。其出色的弹道性能有助于Pluto攻击更远的目标。现代化的桅杆为安装新型火控设备提供了有利平台,炮瞄雷达能够协调海军炮和防空火力,对来袭敌机进行猛烈攻击。短时间内,敌机被迅速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