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极危物种
已有5个相关的【极危物种】模型

黑犀3D模型动画FBX模型

黑犀又名黑犀牛、非洲双角犀、尖吻犀,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动物。尽管名字叫“黑犀”,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灰白色。显著特征是上唇长且有卷绕伸缩性,可用于剥枝条上的叶子。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主要栖息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的小范围地区,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等国。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树枝、果实和藤条为食。是独居动物,或结成小群。曾是犀科中数量最多的种,由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猎杀,数量急剧下降

日本大鲵3D模型动画glb

别称大山椒鱼,是隐鳃鲵科大鲵属下的两栖动物。其体型较大,仅次于中国大鲵,位居世界第二。体长一般为60厘米左右,体重25千克;最大的个体可达到1.5米长,45千克重 。主要分布在日本的本州至岐阜西部,四国和九州的局部地区山区河流中 。通常生活在寒冷、岩石多的高山淡水溪流和河流中,分布范围多在海拔300到700米 。喜欢夜间活动,以嗅觉和触觉来寻找猎物,食物包括鱼、小蝾螈、蠕虫、昆虫、小龙虾和蜗牛 。

普通锯鳐(带3D动画模型)

是一种古老的软骨鱼类,属于锯鳐科。历史上广泛分布于大西洋西部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以及印度-西太平洋区域。以其长而扁平的喙锯为显著特征,喙锯边缘镶有锋利的喙齿,这些齿深植于坚硬的软骨中,不会再次生长。可长达3米,体色因环境而异,盐水中呈深灰色至金棕色,淡水中则为浅灰色。主要栖息在浅海沿岸水域,以底栖甲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退化,数量急剧减少,目前被列为极危物种,受到国际保护。

非洲森林象(雄性)3D模型动画

是一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的象类。与非洲草原象在体型、生活习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体型较小,雄性平均身高约2.5米,体重在3500千克左右,而非洲草原象雄性肩高通常超过3米,体重可达6吨。的象牙质地较硬,呈黄色,有些还带有粉红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树叶、果实和树皮为食,偶尔舔食矿物盐或含矿物质的塘泥。能通过次声波和地面震动进行远距离交流。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破坏,目前被列为极危物种。

穿山甲(带3D动画模型)

是一种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地栖性哺乳动物,共有8个物种。以头圆锥状、吻细长、四肢粗壮、爪子锐利、尾巴扁平为特征,体表覆盖着瓦状排列的硬角质厚甲片,因此得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藏于地洞,夜晚出外觅食,主要食物为白蚁,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滥捕滥杀和栖息地破坏,穿山甲资源急剧减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