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清朝文物
已有39个相关的【清朝文物】模型

清朝乾隆时期瓷器《铜边镶嵌青花瓷碗》

清朝乾隆时期制作的青花瓷瓷碗,现存与英国的亨特博物馆。碗的外缘装饰有飞马边框,

清朝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景德青花瓷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年间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喇叭形花瓶,花瓶上装饰着鲜花和的叶子高11cm x 宽11cm x长11cm,现收藏于英国亨特博物馆。

十八世纪清朝铜制玩偶《清朝机械玩偶》

这件文物是一种18世纪清朝的中国机械娃娃,描绘的是一个男子坐在一头狮上。这个男子手持长矛,坐在一头神话中的狮子上(也被称为中国的守护狮)。这个娃娃的制作工艺精巧,令人惊叹,是其创作者或创作者的专业技术和艺术才华的见证。这个娃娃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的弹簧驱动机制,即使在经过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的管理者修复后,仍然可以让你欣赏到这些小雕像的可动性,并对过去的工匠的精湛技艺感到惊叹。

清朝雍正时期的瓷器《雍正时期扁底卵形瓶》

花瓶彩绘极其精美,底部扁平,身体呈卵圆形,颈部呈圆柱形,口呈扁平,呈喇叭形。中国清朝(1644-1912)。西班牙国家军事博物馆(西班牙托莱多)收藏。

清朝康熙时期的瓷器《清朝康熙年间瓷盐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一件名为“清朝康熙年间瓷盐瓶”的瓷器,它是中国康熙时期(1662-1722年)烧制的瓷器,这个盐瓶现藏于波兰克拉科夫盐矿博物馆。在欧洲发展出瓷器生产技术之前,自中世纪以来,来自异国的瓷器就已经被进口,它们的价格经常超过了类似的银器。多年来,它们只用于装饰,而对它们的时尚趋势继续传播。这些产品因其丰富多彩和异国情调的图案,激发了欧洲买家的好奇心。

十八世纪清朝雍正时期珐琅鼻烟壶

鼻烟壶是一种盛鼻烟的容器,它精致小巧,便于携带。清朝时期,吸闻鼻烟在各阶层蔚为风尚,对鼻烟壶的材质及工艺的追求更是到了极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清宫制作最精美的鼻烟壶。这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乳白色玻璃作竹节造型,设色仿斑竹,青黄地上有褐斑,竹节上有小虫二只,底绘灵芝开光内有楷书“雍正年制”红款。

清朝黄杨木雕《道仙何仙姑》

这是一件名为“道教仙人何仙姑”的雕塑,制作于1700年代的中国清朝(1644-1911年)。这个雕塑是由黄杨木制成,底座是彩色象牙,整体高度为13.5厘米。何仙姑是道教八仙之一,据说她是唐朝时期的真实人物,原名何琼。在这个精致的雕刻中,何仙姑平静地坐在一个扭曲而多节的木筏中,周围是绿色的象牙波浪。在她前面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满了与道教长生不老相关的物品,而她手持一根灵芝菌的枝条。

乾隆时期的青铜香炉

这个香炉是乾隆皇帝委托制作的,香炉上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字样,可能来自一座宏伟的皇家寺庙。高约14厘米,直径约26.7厘米。这件香炉是清朝乾隆时期(1736–95年)的文物。现在被收藏在英国博物馆。

清朝嘉庆年间墨饼 《盘龙墨饼》

这块墨饼是清朝嘉庆年间(1795-1820年)的作品来自中国。这块墨饼是绿色的,形状像一条盘旋的龙。墨饼(也叫墨块)是用水溶解后,然后在一块平方石头的表面上研磨成液体墨,用于绘画和书法。然而,这块的珍贵墨饼从未被使用过。蓝色墨饼的侧面上的铭文说,这套墨饼是由江西省的陈怀省长委托制作的。这个墨饼盒现在被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

清朝象牙坐墩 《小型象牙人物纹绣墩》

这件作品是清朝(1644-1911年)乾隆年间(1736-95年)的作品。在清朝盛时奢侈品变得更加普及,包括商人和非官方职位的文人都能负担得起。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鼓励了奢侈品和本地工艺品的消费。这件象牙雕刻并涂色以模仿小型花园座椅的作品,展示了清朝才华横溢的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绣制人物图案的工艺,这种工艺结合了刺绣和家具制作,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这个坐墩目前收藏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一座清朝的木雕

来自清朝(1644-1912)的木制雕塑。她穿着一件背面饰有荷叶的长外衣,并用高高的蝴蝶结框住她的脸。她的耳垂看起来很畸形,垂着垂缝的耳环。该木雕目前收藏于西班牙国家陆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