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狼,是一种已灭绝的食肉有袋动物。它们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几内亚。由于被认为威胁到农场牲畜,袋狼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遭到大量捕杀。最后一只已知的袋狼于1936年在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动物园去世。
斯特拉海牛也被称为巨儒艮,是一种已灭绝的海牛目动物,由德国博物学家Georg Wilhelm Steller于1741年首次描述。这种巨大的海洋哺乳动物曾生活在白令海的司令群岛附近,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海域。由于其行动缓慢且不惧怕人类,斯特拉海牛在被发现后的27年内就被过度捕猎,最终于1768年灭绝。
南方巨恐鸟(Dinornis robustus)是恐鸟的一种,又称南岛巨型恐鸟。和其他恐鸟一样不会飞。这些鸟的起源可能是因为恐鸟的早期始祖能够飞行并飞到新西兰南岛。南方巨恐鸟是恐鸟中最大的。成年雌鸟肩高高达2米,并且总高高达3.6米,使它们成为已知的最高的鸟类。它住在新西兰南岛的低地。可能早在13世纪就灭绝。
恐鸟是鸵形目恐鸟科鸟类。腹部羽毛黄色,其他部位为黄黑色相间。身躯肥大,上肢退化,下肢粗短;脖子覆有羽毛,且较短;有3根脚趾。1843年被欧文命名为恐鸟,意为使人惊恐的大鸟。恐鸟栖息于新西兰南部岛屿的原始低地和海岸边林区草地。以夫妻为单位生活,每对均有领地。不能飞行奔跑速度较鸵鸟慢。以浆果、草籽和根茎为食也采食一些昆虫。每次繁殖只产1枚卵,不筑巢,将卵产在地面凹处。卵长约250毫米,宽约180毫米。
是泥盆纪晚期(约3.8亿至3.6亿年前)的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被誉为“泥盆纪之王”。这种古生物以其庞大体型和凶悍外形著称,其头部和颈部覆盖着厚实的骨质盔甲,而其颌部则装备着类似铡刀的锋利边缘,能够切断和粉碎几乎所有东西 。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洲的美国,但也在欧洲有发现。生活在较浅的海域,捕食鲨鱼、硬骨鱼、三叶虫、菊石和鹦鹉螺等 。作为脊椎动物出现之后的第一种超级掠食者,在泥盆纪末期的大灭绝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