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生物科普
已有64个相关的【生物科普】模型

螺旋蛋白酶

螺旋蛋白酶是一类具有螺旋结构的蛋白酶,参与蛋白质的降解和代谢过程。螺旋蛋白酶通常具有α-螺旋或β-螺旋结构,这些螺旋结构有助于蛋白酶的稳定性和功能。

免疫球蛋白(微观3D示意图)

抗体(Antibody,Ab)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种主要由浆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浆等细胞外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通过其可变区唯一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观3D示意图)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也称“金葡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代表,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该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pH为7.4,耐高盐,可在盐浓度接近10%的环境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肠胃、痈、化脓疮口中,空气、污水等环境中也无处不在。

涡虫(3D结构示意图)

涡虫是三肠目涡虫科真涡虫属扁形动物。涡虫身体柔软扁平,两侧对称,体有背、腹和前后之分;背面稍凸,多黑褐色,腹面色浅,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突,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无肛门;身体腹面密生纤毛,依靠纤毛和肌肉的运动能使涡虫在物体上作游泳状爬行。因其摆动时激水呈涡状,故名。

细胞溶酶体(微观3D透视图)

溶酶体(lysosomes)一般为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大小(在电镜下显示多为球形,但存在橄球形)直径约0.025~0.8微米;内含多种水解酶,专为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1955年由比利时学者Cristian de Duve(1917-2013)等人在鼠肝细胞中发现。

衣藻(微观3D剖面图)

衣藻(Chlamydomonas)亦称“单衣藻”。绿藻门,衣藻科。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两个;另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载色体大型杯状,具淀粉核一枚。无性繁殖产生2、4、8或16个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外围厚胶质鞘,形成临时群体称“不定群体”。

古细菌剖面图(微观3D模型)

作为一个类群,古生菌在生理学和形态学上都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以是需氧的、兼性厌氧的或是严格厌氧的。营养上它们从化能无机自养生物到有机营养生物。一些是中温生物;另一些是能在100℃以上生长的超嗜热生物。古生菌形态学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古生菌可以通过二分裂、芽殖或其他的机制增殖。它们有的是单细胞,然而也可以形成菌丝体或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