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位置位于维也纳第一区的城市公园(City Park)中。雕像制作由约翰内斯·本克(Johannes Benk)制作。创作时间于1902年。雕像人物是弗里德里希·冯·阿美林(Friedrich Ritter von Amerling),1803年至1887年,是19世纪奥地利最受尊敬的肖像画家之一,与费迪南德·乔治·瓦尔德米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齐名。
提香的《朝圣者在以马忤斯》是一幅描绘《圣经》中耶稣复活后向两个门徒显现的场景的油画。这幅画作大约在1533年或1534年创作,现挂在巴黎的卢浮宫1。画中描绘了朝圣者在以马忤斯的场景。这幅画作的历史有些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在1547年左右创作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在1543年左右创作的,卢浮宫将其创作日期定在1533年至1534年之间。这幅画作曾经属于曼图亚的一组画作,1628年被查理一世购买。
星空(starrysky)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作品。它现在收藏在纽约市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画中的天空充满了星星和流动的云彩。梵高运用了独特的刷法,以强烈的笔触和鲜艳的颜色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独特感受。画中的一棵扭曲的柏树和一个小镇的建筑物增添了画面的深度和平衡。是梵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
梵高的《十五朵向日葵的花瓶》是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静物画。这幅画是他在法国阿尔勒创作的《向日葵》系列的一部分。梵高的《向日葵》系列包括两个系列的静物画,第一个系列在1887年在巴黎创作,描绘的是躺在地上的花,而第二个系列在一年后的阿尔勒创作,展示的是花瓶中的向日葵花束。梵高的《向日葵》系列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他的向日葵画作代表了“感恩”。
梵高的《橄榄树》系列是他在1889年至1890年间创作的,主要在法国的圣雷米。他在那里的一家精神病院自愿住了一年,期间他画了病院的花园,以及当他获得许可后画了,附近的橄榄树、柏树和麦田。《橄榄树》系列对他有特殊的意义。他的《橄榄采摘者》的画作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描绘生命的周期之一——收割或死亡,他们也传达了一个例子,即个体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可以与自然相连,《橄榄树》现藏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这幅位于奥维尔郊区的“奥维的风光”景观描绘了一组古老的乡村小屋,它们位于凸起的地平线下方;再往下,麦田一直延伸到画布的底部,只有几棵摇曳的树木打破了。狭窄的色彩范围以及紧张、激动的笔触,遵循重复,是艺术家最后时期作品的特征。梵高在去世前的几周内画了大量的风景画,总是在户外工作,到那时,他已经陷入了各种矛盾的情绪:广袤肥沃的农田给了他一种自由的感觉,但同时也加剧了忧郁和孤独的感觉,最终导致他自杀。
《冬天的溪流》(英文:Brook in Winter) 是美国艺术埃德温·安布罗斯·韦伯斯特于1914年 所作的布面油画。埃德温·安布罗斯·韦伯斯特(Edwin Ambrose Webster)美国画家和教育家生活和工作在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顿(Provincetown),以其充满活力的风景和在普罗文斯顿开办第一所现代主义艺术学校而闻名。
这是毕加索在 1927 年至 1935 年间为他多愁善感的伴侣玛丽-泰雷兹·沃尔特创作的几幅肖像画之一,他在肖像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练习,其中保姆的青春和个性经历了一千次变形。艺术家将面部的正面视觉与轮廓的视觉融合在一幅图像中,并通过丰富的绘画语言将模特变成性感的象征,其中形式的扭曲代表了专家所说的“毕加索风格”的巩固。
《心房外》的作者是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 (1929年2月24日-2005年2月21日),他是知名波兰画家、摄影师与雕刻家,擅长领域是超现实的空想艺术。贝克辛斯基称呼自我的风格含有巴洛克与歌德的意涵。他的创作主要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作品造型恐怖、气氛抑郁,普遍被认为含有表现主义色彩,以风格强烈的的“幻想写实”架构出超现实、末世般的烦忧场景。第二个时期风格更为抽象,以形式主义为主要特征。
詹姆斯(雅克-约瑟夫)天梭 (1836年10月15日,南特-1902年8月8日,法国贝桑松布永修道院)-法国画家和插画家。半身像现存于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内。这位画家以其插图“基督的一生与旧约”以及描绘巴黎和伦敦的时尚美女而闻名。比利时现实主义的先驱,一位艺术家,对其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