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科普教育
已有58个相关的【科普教育】模型

核壳胶束结构

核壳胶束是一种由两亲性分子(如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个疏水性核和一个亲水性壳。由疏水性分子链段组成,聚集在胶束的中心,避免与水或其他极性溶剂接触。由亲水性分子链段组成,包围在疏水性核的外部,与水或其他极性溶剂相互作用。

被动大陆边缘(地貌构造3D模型)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海洋边缘的浅海区域,是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称作大陆边缘。大陆边缘占海洋总面积的15.3%,其主体是大陆架,其次为大陆坡和大陆基。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地震。

涡虫(3D结构示意图)

涡虫是三肠目涡虫科真涡虫属扁形动物。涡虫身体柔软扁平,两侧对称,体有背、腹和前后之分;背面稍凸,多黑褐色,腹面色浅,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突,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无肛门;身体腹面密生纤毛,依靠纤毛和肌肉的运动能使涡虫在物体上作游泳状爬行。因其摆动时激水呈涡状,故名。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最迟在公元前240年,或公元前466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

细胞溶酶体(微观3D透视图)

溶酶体(lysosomes)一般为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为单层膜包被的囊状结构,大小(在电镜下显示多为球形,但存在橄球形)直径约0.025~0.8微米;内含多种水解酶,专为分解各种外源和内源的大分子物质。1955年由比利时学者Cristian de Duve(1917-2013)等人在鼠肝细胞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