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节肢动物
已有265个相关的【节肢动物】模型

法老蝉3D动画模型

法老蝉是一种周期蝉,以其独特的17年生命周期而闻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成虫体长约3-4厘米,体色为黑色,翅膀透明,翅脉呈橙色,眼睛为红色。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在地下生活长达17年,吸食树木根系的汁液。在第17年的春季,当土壤温度达到约18°C时,若虫会集体从地下爬出,蜕皮后成为成虫。成虫主要在5月至6月间活动。法老蝉的大规模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

帝王蝶飞行3D动画模型

帝王蝶又名黑脉金斑蝶,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蝴蝶,以其鲜艳的橙色和黑色斑纹而闻名。翼展在9.5到10.5厘米之间,重量在0.25到0.75克之间。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大规模的迁徙行为,每年秋季,它们会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飞往墨西哥中部的森林过冬。这种迁徙行为是昆虫界中最壮观的现象之一。幼虫以马利筋为食,这种植物含有毒素,使得帝王蝶对捕食者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成虫则以花蜜为食,飞行能力强,迁徙距离远。

雄峰3D模型

蜜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的昆虫,属于社会性昆虫,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分工。体长通常在10-20毫米之间。头部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复眼用于感知光线和运动,触角则用于嗅觉和触觉。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后腿上有花粉筐,用于收集花粉。分为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以花蜜和花粉为食,通过采集花蜜并将其转化为蜂蜜储存。通过访花吸蜜帮助植物授粉,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狼蛛3D模型动画

狼蛛是蛛形纲蜘蛛目狼蛛科的统称,是一种以行动敏捷、捕食量大、性情凶猛而闻名的蜘蛛。通常具有8只眼睛,排成3列,步足粗壮且多刺,末端有3个爪。体型差异较大,体长从3毫米到25毫米不等。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全球各地,以美洲种类最多。多数不结网,而是通过游猎捕食昆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善于在地面、田埂、沟边等环境中捕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农田中害虫的天敌。

犀牛甲虫

犀牛甲虫俗名独角仙,属于鞘翅目金龟科犀金龟亚科。头部和前胸背板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体型较大,包括尖角在内的体长可达到6英寸以上,力量惊人。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成虫喜欢夜晚在有光亮的地方或是橡树林边飞行。幼虫在腐烂的植物里、枯叶堆或树洞里、堆肥里发育。成虫主要靠植物分泌物或蔬菜为食。

锹甲

锹甲别称锹形虫,属于鞘翅目锹甲科。体型多样,体长2-100毫米,体色多为棕褐色、黑褐色至黑色,部分种类具有金属光泽。显著特征是头部的上颚发达,形状奇特,雄性个体的上颚常特化为各种奇异的形态,用于争夺配偶。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幼虫体肥大,呈蛴螬型,以朽木为食。成虫通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以花蜜为食。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在中国,锹甲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台湾星弄蝶3D动画模型

台湾星弄蝶又名星点弄蝶,属于弄蝶科,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翅膀上有着美丽的星点斑纹,因此得名“星弄蝶”。口器较长而细,适合吸取花粉和花蜜,因此常被看作是植物传粉者之一。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主要出没于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常在花丛中栖息。属于日间活动的昆虫,白天活跃,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寄主植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幼虫以寄主植物的叶片为食,成虫则以花蜜为食

白纹大王花金龟

白纹大王花金龟又名虎斑大王花金龟,是金龟科大王花金龟属的一种大型昆虫。雄性体长45-75毫米,雌性体长40-50毫米。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显著特征是体色黑白相间,鞘翅上的黑色条纹呈水平横向。幼虫在白蚁粪便中发育,这是该物种的独特习性。雌性会在白蚁粪便中挖掘浅穴产卵,幼虫以腐烂的植被为食。成虫以富含糖分的食物为食,如树液和水果。

鬼脸天蛾标本

鬼脸天蛾又名人面天蛾、骷髅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其显著特征是胸部背面有骷髅形斑纹,翅膀颜色以深黑褐色为主,前翅黑色、青色、黄色相间,后翅黄色,基部、中部及外缘处有较宽的黑色带。翅展约100-125毫米,成虫在7-8月出现,夜晚趋光,白天停栖于树干上。受到干扰时,会发出吱吱叫声并飞跳。以茄科、豆科、木犀科等植物为寄主,幼虫危害胡麻等作物。鬼脸天蛾分布广泛,常见于亚洲的低中海拔山区。

蜜蜂3D模型

蜜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的昆虫,属于社会性昆虫,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分工。头部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复眼用于感知光线和运动,触角则用于嗅觉和触觉。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后腿上有花粉筐,用于收集花粉。以花蜜和花粉为食,通过采集花蜜并将其转化为蜂蜜储存。蜂蜜不仅是蜜蜂的食物来源,也是人类的重要食品。蜜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访花吸蜜帮助植物授粉,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农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黑寡妇3D动画模型

黑寡妇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蜘蛛,属于蛛形纲、蜘蛛目、球蛛科。体型较小,体长通常在8-13毫米之间,雌性体型较大,雄性则较小。体色为黑色,腹部有红色或橙色的沙漏形斑纹,这是其显著的特征。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常栖息在干燥、阴暗的地方。网呈不规则的网状结构,通常位于地面附近。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通过其强大的蛛网捕捉猎物。毒液含有神经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松树金龟子标本

松树金龟子又称松叶金龟,是欧洲最大的金龟亚科昆虫之一。体长可达38毫米,身体呈红褐色或黑色,覆盖着细小的白色绒毛,形成大理石般的斑纹。雄性触角末端有七条流苏,而雌性只有六条,且较窄较短。主要分布在北非、欧洲和中东地区,尤其在中欧和南欧较为常见。通常栖息在沙质环境中。成虫主要在夏季的6月至7月活动,以松树的针叶为食。雌性会在松树林附近的沙质土壤中产卵,幼虫则以草本植物的根为食。

宝石金龟标本

宝石金龟是金龟科中一个以金属光泽著称的属,其种类繁多,色彩鲜艳,外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体色多样,其金属光泽强烈,仿佛镀银一般。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地区。幼虫通常生活在土壤或腐木中,以植物根系或腐殖质为食,而成虫则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成虫的金属光泽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能与它们的生存策略有关。因其独特的外观,常被用于昆虫标本收藏,甚至被制成珠宝饰品。

帝王蝶群体3D动画模型

帝王蝶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蝴蝶,属于凤蝶科。翅膀呈橙色,带有黑色的脉络和边缘,边缘还有一排白色的小斑点。这种独特的颜色组合使其在飞行时十分醒目。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以马利筋为食,这种植物含有毒素,使得帝王蝶在成虫后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能够抵御天敌。成虫主要以花蜜为食,飞行能力强,迁徙距离远。最著名的特点是其大规模的迁徙行为。这种迁徙行为是昆虫界中最壮观的现象之一。

日本平家萤3D模型动画

平家萤是一种著名的萤火虫,分布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幼虫生活在水中,通常栖息在稻田、湿地等环境中,而成虫则在夏季的夜晚活动,发出青绿色的冷光。成虫体长约6.5-7.5毫米,雄性有节奏地发光,雌性则持续发光。发光行为主要用于吸引配偶,雄性通过闪烁的光芒找到雌性,随后进行交配。在日本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于夏季的观赏活动,象征着初夏的到来。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数量正在减少。

断纹腐阎甲

断纹腐阎甲是一种属于阎甲科的昆虫,体型较小,通常为卵圆形,具有金属光泽。其体长一般在3.5-5.5毫米之间。前胸背板两侧有明显的刻点,这些刻点不扩展到基部。鞘翅后端截断状,通常露出腹末1-2节。主要生活在腐木、腐草、腐菌或动物腐尸等腐生性微环境中,以捕食其他昆虫的幼虫、卵或成虫为生。触角呈膝状,第1节较长,端部3节、4节呈棍棒状。这种甲虫在全球分布较广,尤其在欧亚大陆较为常见。

十斑壶步甲

十斑壶步甲是一种属于步甲科的甲虫。体型较小,体长约3.5-5毫米,具有黄色的底色和黑色的斑点。前胸背板呈黑色,中间有不规则的黄色条纹,鞘翅上有10个黑色斑点,这些特征使其得名。主要生活在湿润的落叶林中,尤其偏好有沼泽或湿地的山坡环境。幼虫通常生活在由自身粪便制成的移动“壶”中,以落叶为食,而成虫则以寄主植物的活叶为食。在英国分布极为稀少,主要集中在苏格兰和英格兰的部分地区。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

珠宝金龟

珠宝金龟属于吉丁科,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甲虫之一。以其金属光泽和宝石般的色彩而闻名,体长通常在1.5-60毫米之间。色彩并非来自色素,而是由于其外壳的微观结构对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幼虫通常生活在树木或植物的木质部中,以木质材料为食,而成虫则以花蜜、花粉和植物叶片为食。活动高峰期在温暖的夏季,常在花朵上采蜜。它的金属光泽不仅用于伪装,还能作为一种警告信号。

熊蜂标本

熊蜂是蜜蜂科熊蜂属的昆虫,属于社会性昆虫,具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形态。体型较大,全身覆盖绒毛,具有较强的耐低温和低光照能力,即使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也能正常活动。口器较长,适合采集深冠管花朵的花粉,因此在农业授粉中具有重要价值。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对花粉和花蜜的选择性强,具有较高的授粉效率。广泛分布于寒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有120多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蟋蟀3D模型动画

蟋蟀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虫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以其独特的鸣声而闻名。体长通常在1-3厘米之间,体色多为褐色或黑色,具有两对翅膀,前翅较硬,后翅较软。前翅上有特殊的发音器,通过摩擦产生鸣声,用于吸引雌性或宣示领地。幼虫期需要经过多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为食,部分种类也会捕食小型昆虫。它的鸣声是夏季和秋季夜晚的代表声音之一,通常在黄昏或夜间活动。被视为秋天的象征。

独角仙标本

独角仙属于金龟科犀金龟亚科,是一种体型巨大的甲虫。具有显著的Y字形分叉角,头部和前胸背板呈黑色或深褐色,表面光滑且有光泽。前翅为硬壳状,后翅透明,飞行时依靠后翅扇动。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朝鲜半岛等地。在夏季的夜晚活动频繁。成虫以树液、水果为食,幼虫则以腐木和腐殖质为食。幼虫期较长,通常需要1-2年才能羽化为成虫。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较大的体型,独角仙在日本和中国常被作为宠物饲养

日本褄黒飛蝗标本

褄黒飛蝗又名黑尾沼泽蝗或褄黒稲子擬き,是一种生活在东亚地区的大型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雄性体长33-42毫米,体色为黄褐色,后脚膝部和翅膀先端为黑色;雌性体长45-49毫米,体色为褐色。主要栖息在湿地、沼泽或高草丛中,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部分地区。活动期为7月至9月,以禾本科植物为食。幼虫在4月至6月出现,以草本植物为食。尽管这种蝗虫体型较大,但它们并不会对水田造成危害。

日本熊蝉标本

日本熊蝉又称黑巨蝉,是日本常见的大型蝉类。体长约40-48毫米,翅端长度可达60-65毫米,是日本体型最大的蝉之一。主要分布于日本关东以西地区,包括四国、九州、冲绳,以及台湾和朝鲜半岛。体色以黑色为主,表面有光泽,新鲜个体的体表覆盖黄白色微毛,腹部两侧有白色条纹。幼虫以树木根系为食,成虫则吸食树液,常聚集在桑树、杨桐、柿树等植物上。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孵化到羽化需要七年时间,而成虫寿命仅约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