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为有角并额蟹,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蜘蛛蟹科并额蟹属的动物。它是一种海洋生物。这种蟹的头胸甲长约3公分,最大可达约4公分,宽约2公分,略呈三角形或梨形,甲面隆起分区明显,額棘长且左右密合生長,末端分叉。全身表面粗糙具瘤状颗粒,其中胃区有9个较大,心区有3个,肠区有1个较大。除了螯腿之外,其身体均长满了刚毛及小颗粒,并缠绕或附生着许多藻类和海鞘,其颜色随环境而变,呈棕褐色或土黄色。
厚腕真寄居蟹,学名:Dardanus crassimanus。是活额寄居蟹科真寄居蟹属的一种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它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十足目、活额寄居蟹科、真寄居蟹属。学名是由H. Milne Edwards在1836年首次命名的。
碧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动物。翅呈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体翅黑色;前翅端半部色淡,翅脉间多散布金黄色或金蓝色或金绿色鳞,;后翅亚外缘有6个粉红色或蓝色飞鸟形斑,臀角有一个半圆形粉红色斑;翅中域特别是近前缘形成大片蓝色区,反面色淡,斑纹非常明显;前后翅中室封闭式,尾突亦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但边缘仅有黑色鳞而形成出黑框;雌雄两蝶颜色及斑纹几乎相同,雌蝶后翅外缘之橙红色新月纹较雄虫稍微发达一些。
黑紫斑蝶(学名:Euploea eunice)是蛱蝶科斑蝶亚科中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包括中国国内的海南、广东、台湾及 越南、马来西亚。展翅约70至90毫米。和妒丽紫斑蝶外型类似,惟前翅背面中央有一或两个大白斑。雄蝶前翅后缘成弧形突出,后翅背面中室附近有一片灰褐色性斑;雌蝶前翅后缘则呈一直线。黑紫斑蝶幼虫以榕树、白肉榕、珍珠莲、糙叶榕等为食。
五带绿天牛是一种体长16-17毫米的甲壳虫。它的头部较小,表面散布着粗大的点刻。触角之间的间隔较窄。触角并不特别长,伸展开来只能勉强达到前翅的前半部分,其中柄节最长,基部的5节在下面的边缘有毛。前胸呈卵形,其背面的最上部密集着颗粒和点刻。前翅折叠时会逐渐向后方变窄,先端就像被直接切断一样,从那里可以看到腹部的末端总是突出。前翅背面有点刻,但由于密集的毛发,看不出来。后腿特别长,其股节超过前翅后端,
米普蜓(学名:Planaeschna milnei)是蜓科、普蜓属昆虫。雄性腹长56-57毫米,后翅45-46毫米。雌性腹长53-56毫米,后翅47-50毫米,雄性下唇中叶黄色,侧叶黑褐色。上唇基半部黄绿色。前唇基褐色,后唇基绿色。上额黄绿色,前额大部分黑色,与上额前缘连成1个铲形黑斑。触角、后头黑色。前胸黑色,合胸背黑色,条纹黄绿色。胸侧黄绿色,条纹黑色。足黑色,前足具黄斑。翅透明,翅痣及。
高砂深山锹形虫(学名:Lucanus maculifemoratus),属于鞘翅目的锹形虫科。公虫体长29.9—78.6毫米(1.18—3.09英寸),母虫则为25—45.1毫米(0.98—1.78英寸),分布于台湾海拔500~1800米山区等地较凉爽的林间。
睇暮眼蝶又名森林暮眼蝶、黑树荫蝶,属于鳞翅目、眼蝶科、暮眼蝶属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台湾等地。其特征为身体背、腹侧呈现褐色、暗褐色或黄褐色,前翅形状相似直角三角形,后翅近像卵形。在台湾可以全年见到成蝶,属于多世代。其主要活动时间为天色接近黄昏时刻,因此得名“暮眼蝶”。睇暮眼蝶的幼虫以禾本科棕叶狗尾草为寄主。
大红蛱蝶 Vanessa indica (Herbst, 1794),翅黑褐色,外缘波状。前翅M1脉外伸成角状,翅顶角有几个白色小点,亚顶角斜列4个白斑,中央有1条宽的红色不规则斜带。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西北部。
双脊天牛是一种属于天牛科的甲壳虫。这种甲壳虫分布在台湾、中国。体长9.5—17.0毫米。体被极厚密的淡色绒毛,从淡草绿色到淡蓝色,并饰有黑色斑纹,由体底色和黑绒毛所组成。淡黑两色的变异很大,形成为不同的花斑型,特别是鞘翅。前胸背板淡色,中区两侧各有一圆形黑斑。每一鞘翅上有三个大黑斑,第一个处于基部外侧,包括肩部在内;第二个稍下,处于中部之前;向内伸展较宽,但亦不达中缝。
竹节虫是竹节虫科的动物。形状细长似竹节,中至大型,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头卵圆形略扁,触角短或细长;具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足细长或扁;竹节虫身体延长呈棒状,看上去很像竹节(如竹节虫)或阔叶状。成虫寿命约3—6月。 竹节虫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天敌主要鼠类、鸟类中的鸦科和卷尾科的一些种类和多种蚂蚁、蜘蛛、螳螂、变色树蜥。多为杂食性。
褐带猎鹰天蛾分布在印度-澳大利亚地区,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部、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瓦努阿图群岛,幼虫颜色极其多变,从黄绿色和绿色到棕色或灰黑色。但常见的幼虫颜色是浅绿色。
中华东蚁蛉是脉翅目蚁蛉科节肢动物又名地牯牛。头部黄色多黑斑;额大部分为黑色;唇基中央有1大黑斑;下颚须短小,下唇须很长且末端膨大;触角黑色;头顶有6个大黑斑,中间两个被中沟略分开,后头也有黑斑;胸部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及中央各有1黄色纵纹,近端部还有1对小黄点;中、后胸则几乎全为黑褐色;腹部黑色,第四节以后各节后缘有细黄边;足基节黑色,转节黄色;腿节和胫节黄褐色有黑斑。
大褐油蝉是一种蝉,学名为"Graptopsaltria nigrofuscata"。属于动物界节足动物门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蝉总科蝉科以及油蝉属。这种蝉分布在东亚,包括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大型褐色蝉通常体长约55-60毫米,翅展大约75毫米。
日本楸甲虫是一种属于鹿角锹形虫科(Lucanidae)的甲壳虫,学名为"Prosopocoilus inclinatus"。这种甲壳虫分布在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对马、屋久岛)和朝鲜半岛。
大腹园蛛是蜘蛛目园蛛科园蛛属节肢动物。体黑色或黑褐色,斑纹多变异;背甲扁平,前端宽,中央显赤褐色或黄褐色,两侧棕褐色,中窝横向,颈沟明显;螯肢黑褐色;胸板中央有一“T”字形黄斑区,周缘黑褐色;步足粗壮,黄褐色,具黑褐色轮纹;腹部背面前端有肩突心脏斑黄褐色,两侧各有2个黑色筋点,呈梯形排列;腹背至体末端有一黑色叶斑,边缘有黑色波纹,叶斑两侧为黄褐色;腹部背面中央褐色,两侧各有一黑色条斑;纺器黑褐色。
木兰青凤蝶是凤蝶科昆虫,又名青斑凤蝶、多斑青凤蝶、帝凤蝶。成虫头、胸灰黑色;腹面及腹侧为浅黄绿色;翅黑色;前翅前缘有7个新月形或不规则形的浅绿色斑纹排成一列,中央由8块大小不等椭圆形或近方形浅绿色斑块排成一行,后缘是8个近方形的浅绿色斑点排成一列;后翅前缘有3块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块,中央为2块浅绿色、1块黄白色斑块,后缘5个浅绿色斑点排成一列,外缘有1大块长椭圆形黄白色斑块和1个黄白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