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亚芋螺(学名:Conus lampas sauliae),是芋螺科芋螺属下的一种剧毒海洋腹足类软体动物。其分类为灯螺的亚种,因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萨利亚群岛而得名。萨利亚芋螺以独特的壳形、鲜艳的体色及致命的毒液著称,是芋螺科中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毒王”之一。分布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及印度西海岸。偏好水深1-50米的沙质、泥质或珊瑚礁底
芋螺学名:Conus princeps,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目芋螺科芋螺属。是芋螺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最大壳长可达20厘米),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加勒比海、巴西)和印度洋(东非、澳大利亚西北海域)。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加勒比海、巴西)和印度洋(东非、澳大利亚西北海域),水深1-50米。
王子芋螺学名:Conus princeps,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目芋螺科芋螺属。是芋螺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最大壳长可达20厘米),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加勒比海、巴西)和印度洋(东非、澳大利亚西北海域)。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加勒比海、巴西)和印度洋(东非、澳大利亚西北海域),水深1-50米。
鼬鼠芋螺贝壳厚实,螺塔低而平,具有外壳和水管沟。神经系统集中,食道神经环位于唾液腺的后方,没有被唾液腺输送管穿过;胃肠神经节位于脑神经中枢附近。口吻发达,食道具有不成对的食道腺。外套膜的一部分包卷而形成水管。雌雄异体,雄性具有交接器。嗅检器为羽毛状,齿舌狭窄。栖息潮间带至20米以下深的岩礁海底。肉食性,以蠕虫、鱼类或其他软体动物为食。体内有毒腺,可射杀猎物,并能伤害捕食者,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