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苏联战斗机
已有24个相关的【苏联战斗机】模型

苏联MiG-29"Fulcrum"战斗机(灰绿色)

是苏联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轻中型双发、前线空中优势战斗机。作为苏联第一种从设计思想上定义为第四代战斗机的机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旨在对抗美国的“FX”计划。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以其卓越的机动性能和多功能性而著称,能够执行空中优势战斗、近距离空战、对地攻击和侦察任务。总产量超过1600架,是一款出色的多用途战斗机。

苏联MiG-21"Fishbed"战斗机(灰蓝色)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单座三角翼气动布局的超音速喷气式第二代战斗机。以轻巧、灵活、快速爬升和良好的跨音速及超音速操控性而著称,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和侦察,也可用于对地攻击。由苏联于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成为20世纪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是20世纪产量、装备最多的喷气战斗机之一。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使用。

苏联MiG-21"Fishbed"战斗机(褐色)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单座三角翼气动布局的超音速喷气式第二代战斗机。以轻巧、灵活、快速爬升和良好的跨音速及超音速操控性而著称,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和侦察,也可用于对地攻击。由苏联于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成为20世纪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是20世纪产量、装备最多的喷气战斗机之一。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使用。

苏联MiG-21"Fishbed"战斗机(暗绿迷彩色)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单座三角翼气动布局的超音速喷气式第二代战斗机。以轻巧、灵活、快速爬升和良好的跨音速及超音速操控性而著称,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和侦察,也可用于对地攻击。由苏联于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成为20世纪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是20世纪产量、装备最多的喷气战斗机之一。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使用。

苏联Su-27P"Flanker-B"战斗机

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是苏-27系列的早期生产型号,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更先进的战斗机所取代,但它在航空史上的地位依然重要,是苏联军事航空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机型。

苏联Yak-141"Freestyle"战斗机(枯草迷彩色)

是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开发的一款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旨在作为苏联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在1987年3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并在1992年的范堡罗航空展上公开亮相。被认为是苏联航空技术的一大飞跃,其设计要求包括超音速飞行、先进的火控系统、雷达/传感器套件、更大的作战范围以及多样化的武器选择。但由于苏联解体后的资金问题,该项目最终在1992年被终止,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苏联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苏联Yak-141"Freestyle"战斗机(灰色)

是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开发的一款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旨在作为苏联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在1987年3月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并在1992年的范堡罗航空展上公开亮相。被认为是苏联航空技术的一大飞跃,其设计要求包括超音速飞行、先进的火控系统、雷达/传感器套件、更大的作战范围以及多样化的武器选择。但由于苏联解体后的资金问题,该项目最终在1992年被终止,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苏联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苏联Su-27"Flanker-B"战斗机

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1970年代开发的一款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旨在与美国的F-15"Eagle" 竞争。于1985年正式服役,成为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设计强调空中优势,具备出色的机动性和长航程,适合执行多种任务。设计使其在冷战期间成为一种重要的空中力量,并在多个国家的空军中服役,包括中国、印度和乌克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Su-27系列还衍生出多种改进型和出口型号,继续在现代空战中发挥作用。

苏联MiG-23MLD"Flogger"战斗机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款可变后掠翼战斗机,是MiG-23系列中的改进型号。设计目标是为了提升高空高速拦截能力和对地攻击性能。采用了单座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安装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高空时速可达2.35马赫。其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在苏联及其盟友国家的空军中服役,并在多次冲突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尽管在技术上逐渐落后,但它仍然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苏联MiG-29"Fulcrum"战斗机(灰色)

是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款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旨在取代MiG-21和MiG-23等早期型号。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高速性能而著称,是苏联空军和多个其他国家空军的主力机型。设计注重于空中优势和多用途能力,能够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气动设计包括翼身融合体、大型机翼和双垂尾,这些设计提供了优秀的升力和机动性。动力系统由两台Klimov RD-33加力涡扇发动机提供。

苏联MiG-23"Flogger"多用途战斗机(灰蓝迷彩色)

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发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机,由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于1970年首次亮相,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在苏联及其盟友国家的空军中服役。设计目标是在高速和高机动性之间找到平衡,具有可变后掠翼设计,能够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调整机翼后掠角度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途包括空中优势战斗、对地攻击以及战术侦察,能够携带各种武器。

苏联MiG-23"Flogger"多用途战斗机(深绿迷彩色)

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发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机,由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于1970年首次亮相,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在苏联及其盟友国家的空军中服役。设计目标是在高速和高机动性之间找到平衡,具有可变后掠翼设计,能够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调整机翼后掠角度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途包括空中优势战斗、对地攻击以及战术侦察,能够携带各种武器。

苏联MiG-23"Flogger"多用途战斗机(迷彩色)

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发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机,由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于1970年首次亮相,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在苏联及其盟友国家的空军中服役。设计目标是在高速和高机动性之间找到平衡,具有可变后掠翼设计,能够在不同的飞行条件下调整机翼后掠角度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主要用途包括空中优势战斗、对地攻击以及战术侦察,能够携带各种武器。

苏联MiG-19S"Fagot"喷气式战斗机

是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单座双发喷气式战斗机,是苏联量产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MiG-19系列中的改进型号,以其卓越的爬升率和高速性能而著称。在超音速飞行时操纵困难,但在爬升率方面表现出色。在冷战期间是苏联及其盟国的主力战机之一,参与了多次冲突和战争。设计和性能在当时堪称先进,但随着新一代喷气战斗机的涌现,在技术上逐渐落后。在飞行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银灰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银白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迷彩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苏联Mig-29战斗机乐高拼图

是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双发中型战斗机,北约代号“支点”。是一款空中优势战斗机,也具备对地攻击能力,首次飞行于1977年。采用翼身融合设计,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装备有两台克里莫夫RD-33涡扇发动机,提供良好的加速性能和高空高速飞行能力。在1983年开始服役,以其优秀的气动设计和机动性能而闻名,尤其在近距离格斗中表现出色。乐高定制版Mig-29是军事系列积木套组提供给军事模型爱好者。

苏联MiG-29"Fulcrum"战斗机(迷彩色)

是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款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旨在取代MiG-21和MiG-23等早期型号。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高速性能而著称,是苏联空军和多个其他国家空军的主力机型。设计注重于空中优势和多用途能力,能够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气动设计包括翼身融合体、大型机翼和双垂尾,这些设计提供了优秀的升力和机动性。动力系统由两台Klimov RD-33加力涡扇发动机提供。

苏联MiG-21"Fishbed"战斗机

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是一款单座、单发的轻型战斗机,以其高速性能和优秀的爬升率而著称。设计初衷是为了高空高速拦截,以及对抗敌方的轰炸机和高速目标。采用了三角翼设计,具有大后掠角,这使得能够达到2.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机身结构主要由合金钢和钛合金构成,提供了良好的防护能力。尽管在一些事故中获得了“空中棺材”的绰号,但历史上的多次冲突中证明了自己的战斗价值

苏联Su-27 "Flanker"重型战斗机(绿色迷彩)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设计始于1969年,是为了对抗美国F-15 "Eagle" 战斗机而开发的。以其卓越的机动性、高速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而著称。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具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和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机身大量采用钛合金,具有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采用静不稳定设计。至今仍是俄罗斯和其他多个国家空军的重要资产。

苏联Su-27 "Flanker"重型战斗机(蓝色迷彩)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设计始于1969年,是为了对抗美国F-15 "Eagle" 战斗机而开发的。以其卓越的机动性、高速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而著称。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具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和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机身大量采用钛合金,具有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采用静不稳定设计。至今仍是俄罗斯和其他多个国家空军的重要资产。

苏霍伊Su-27战斗机

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一款双发超音速、超机动性战斗机。与美国的第四代大型喷气战斗机如格鲁曼F-14"雄猫"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F-15"鹰"竞争,具备3,530公里的作战半径、携带重型航空武器、配备尖端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卓越的机动性。最初设计用于空中优势任务,但随后的衍生型号能够执行几乎所有类型的空中作战任务。与米高扬设计局的MiG-29战斗机设计上互补,共同构成苏联及后来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群

二战时期苏联战斗机 伊尔-2攻击机

伊尔-2攻击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研制装备的一型对地攻击机。 伊尔-2是苏德战争期间苏联主要攻击机,广泛用于低空火力支援陆军。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对地攻击机,是著名的坦克杀手。苏军称之为“飞行坦克”,德军称之为“黑色死神”,斯大林把本机比喻为如红军的面包和空气般不可或缺。该型机连同它的后续机型伊尔-10共生产了42330架,是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