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草药
已有15个相关的【草药】模型

高处的欧洲鳞毛蕨

欧洲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Schott)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下的一种植物。植株高约50-120厘米。产于新疆西北部和北部,分布于欧洲、北美、中亚,北温带。生长在海拔1500-1900 米的山地针叶林下或小河边,成群落分布。蕨类植物的药用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如贯众早在2000多年前已作药用有驱虫作用;解放后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相继又发现大批有医疗价值。

欧洲鳞毛蕨

欧洲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Schott)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下的一种植物。植株高约50-120厘米。产于新疆西北部和北部,分布于欧洲、北美、中亚,北温带。生长在海拔1500-1900 米的山地针叶林下或小河边,成群落分布。蕨类植物的药用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如贯众早在2000多年前已作药用有驱虫作用;解放后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相继又发现大批有医疗价值。

多足蕨簇

多足蕨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Polypodium vulgare L.和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rginianum L.的根茎。多足蕨分布于中国新疆东北部。东北多足蕨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淋症,风湿热痹,疮疖痈肿,风疹瘙痒,跌打损伤。

多足蕨簇

多足蕨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Polypodium vulgare L.和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rginianum L.的根茎。多足蕨分布于中国新疆东北部。东北多足蕨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淋症,风湿热痹,疮疖痈肿,风疹瘙痒,跌打损伤。

淫羊藿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小檗科淫羊藿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一般在20至60厘米;根状茎粗短,暗棕褐色;完整叶为三出复叶,具长柄;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叶缘具刺齿;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其名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一书中提到:“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芦荟花

芦荟(Aloe vera (L.) Burm. f.)是百合目阿福花科草本植物。多年生,常绿,地上茎很短;叶片肥厚多汁,呈狭披针形,基部宽阔为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有黄色或赤色斑点;果实呈三角形;花期在冬末。芦荟的“芦”字就是黑色的意思,而“荟”字就是聚集的意思,芦荟因为其叶片被切开后,切口处滴下来的液体,会由咖啡色变黑色,慢慢会凝聚起来,故名“芦荟”。

罗浮买麻藤果实

罗浮买麻藤(Gnetum luofuense C. Y. Cheng )是买麻藤科买麻藤属的藤本植物。茎枝圆形,皮紫棕色,皮孔浅不显著;叶片薄或稍带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由中脉近平展伸出,小脉网状,在叶背较明显;雌雄花均未见;成熟种子矩圆状椭圆形,顶端微呈急尖状,基部宽圆,无柄,种脐宽扁。罗浮买麻藤药用时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茎叶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多花蓬莱葛果实

多花蓬莱葛(学名: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是马钱科蓬莱葛属植物,常绿攀援藤本。枝圆柱形,具明显叶痕,无毛。产屏边、勐海、澜沧、凤庆、富宁、西畴、麻栗坡、广南等地;生于海拔500—2100米的山坡丛林中。

灰毛大青

灰毛大青(Clerodendrum canescens Wall.),是唇形科大青属灌木植物。灰毛大青幼枝稍四棱,密被长柔毛;叶心形或宽卵形,基部心形或近平截;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苞片卵形或椭圆形,裂片卵形或宽卵形,花冠白或淡红色,冠筒深蓝至黑色,为红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色宿萼包被;核果近球形;花果期4-10月。灰毛大青在中医方面具有养阴清热、宣肺豁痰、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高热。

猫眼草

猫眼草(Chrysosplenium grayanum),中药名。为虎耳草科金腰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esula L.[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植物猫眼草,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等地。具有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云芝

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云芝,又被叫做“火鸡尾巴”,有着非常易于辨认的特征。它可能是以鸟类名字命名的森林真菌中一个以局部特征而不是整体来命名的。彩绒革盖菌子实体一年生。革质至半纤维质,侧生无柄,常覆瓦状叠生,往往左右相连,生于伐桩断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

山蒟

山蒟(Piper hancei Maxim.)是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攀援藤本,长数至10余米,除花序轴和苞片柄外,均无毛;叶片纸质或近革质,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网状脉通常明显;叶鞘长约为叶柄之半。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总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略长,苞片近圆形,花丝短。子房近球形,浆果球形,黄色,3-8月开花。山蒟主要用于入药,有行气止痛,祛风消肿之功效,能治风湿性关节炎。

暖地大叶藓标本

暖地大叶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苔藓植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体矮而形大,鲜绿色,略具光泽,成片散生。茎横生,匍匐伸展,直立茎下部叶片小而呈鳞片状,覆瓦状贴茎,顶部叶簇生呈大型花苞状,长倒卵形或长舌形,锐尖;叶边分化,上部具齿,下部略背卷;中肋单一,长达叶尖;叶细胞薄壁,六角形,基部细胞长方形。雌雄异株。蒴柄着生直立茎顶端,单个或多个簇生。孢蒴圆柱形,平列或重倾。

虎耳草标本

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着长长的腺毛;基生叶长有长的叶柄,叶片有近心形、肾形和扁圆形;茎生叶则是披针形,有圆锥状的聚伞花序,花果期4—11月。因其叶大形如虎耳而得名,最早记载于南宋时期一部地方性本草书《履巉岩本草》。虎耳草分布于中国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甘肃东南部等省份,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主要生长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岩隙。

鱼腥草标本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搓碎有鱼腥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