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50年代舰船 雅各布·范·赫姆斯克尔克级范·根特号驱逐舰
雅各布·范·赫姆斯克尔克级驱逐舰于1951年开工,1957年服役,1976年退役。是多用途驱逐舰,侧重反潜与防空,适应北约北海防御体系。荷兰战后首型国产导弹驱逐舰,配备早期防空导弹系统。1965年加装 “海猫”近程防空导弹(Seacat)替换部分“小猎犬”系统。1976年退役后拆解,部分设备用于后续舰艇升级。
1950年代荷兰为印度尼西亚海军建造的6艘特克尔·希德斯级护卫舰,用于反潜和区域防空任务。范·加伦号1953年开工,1957年服役(印尼海军时期),1962年移交荷兰海军。以荷兰海军中将 约翰·范·加伦(Johan van Galen,1604–1653)命名,他是英荷战争中的著名指挥官。
1950年开工,1953年服役,共2艘,多用途护卫舰承担反潜、防空及对海打击任务,荷兰战后首型国产大型水面舰艇,融合英美技术。排水量2,750吨(标准)/3,650吨(满载)。尺寸113米 × 12米 × 4米,动力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55,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30节(极速),航程4,500海里/18节。
卡伦堡级驱逐舰1937年10月开工,1938年10月下水,1939年9月服役。作为荷兰海军主力驱逐舰,负责护航、反潜及区域防空任务。服役后隶属荷兰东印度舰队,负责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防务。1940年5月德国入侵荷兰本土,该舰受命返回欧洲,但途中因燃料短缺滞留北非。荷兰投降后,杰拉德·卡伦堡号试图逃往英国,但在英吉利海峡被德国空军发现。该舰在敦刻尔克附近自沉,但德军随后打捞并修复,更名为T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