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在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单座双发喷气式战斗机,是苏联量产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MiG-19系列中的改进型号,以其卓越的爬升率和高速性能而著称。在超音速飞行时操纵困难,但在爬升率方面表现出色。在冷战期间是苏联及其盟国的主力战机之一,参与了多次冲突和战争。设计和性能在当时堪称先进,但随着新一代喷气战斗机的涌现,在技术上逐渐落后。在飞行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银灰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银白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苏联MiG-15"Fagot"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迷彩色)
是苏联在冷战初期开发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由阿尔乔姆·米高扬和米哈伊尔·格列维奇设计。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其设计受到了德国Ta183喷气式飞机的影响。于1947年12月30日首次试飞,并在朝鲜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美国的F-86 Sabre展开了激烈的空中对抗。以其卓越的飞行性能和强大的武器系统而著称,装备有一台克里莫夫RD-45型喷气发动机。
是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苏联/俄罗斯制串列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是为了取代MiG-25"Foxbat" 而开发的,旨在拦截高速高空目标。首次飞行于1975年,并于1983年进入服役。具有上单翼、双立尾、两侧进气布局,机长22.69米,翼展13.46米,机高6.15米。装备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以其高速、远航程、大载弹量和强大的截击能力而著称,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
是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苏联/俄罗斯制串列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是为了取代MiG-25"Foxbat" 而开发的,旨在拦截高速高空目标。首次飞行于1975年,并于1983年进入服役。具有上单翼、双立尾、两侧进气布局,机长22.69米,翼展13.46米,机高6.15米。装备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以其高速、远航程、大载弹量和强大的截击能力而著称,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
是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苏联/俄罗斯制串列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是为了取代MiG-25"Foxbat" 而开发的,旨在拦截高速高空目标。首次飞行于1975年,并于1983年进入服役。具有上单翼、双立尾、两侧进气布局,机长22.69米,翼展13.46米,机高6.15米。装备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以其高速、远航程、大载弹量和强大的截击能力而著称,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
是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款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旨在取代MiG-21和MiG-23等早期型号。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高速性能而著称,是苏联空军和多个其他国家空军的主力机型。设计注重于空中优势和多用途能力,能够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气动设计包括翼身融合体、大型机翼和双垂尾,这些设计提供了优秀的升力和机动性。动力系统由两台Klimov RD-33加力涡扇发动机提供。
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是一款单座、单发的轻型战斗机,以其高速性能和优秀的爬升率而著称。设计初衷是为了高空高速拦截,以及对抗敌方的轰炸机和高速目标。采用了三角翼设计,具有大后掠角,这使得能够达到2.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机身结构主要由合金钢和钛合金构成,提供了良好的防护能力。尽管在一些事故中获得了“空中棺材”的绰号,但历史上的多次冲突中证明了自己的战斗价值
是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苏联/俄罗斯制串列双座全天候截击战斗机。是为了取代MiG-25"Foxbat" 而开发的,旨在拦截高速高空目标。首次飞行于1975年,并于1983年进入服役。具有上单翼、双立尾、两侧进气布局,机长22.69米,翼展13.46米,机高6.15米。装备有两台D-306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以其高速、远航程、大载弹量和强大的截击能力而著称,至今仍是俄罗斯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蛙足”。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钢板,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抗一般地面炮火攻击。能在简易机场起飞,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主要特点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上起降,执行近距战斗支援任务。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蛙足”。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钢板,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抗一般地面炮火攻击。能在简易机场起飞,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主要特点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上起降,执行近距战斗支援任务。
是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和海上打击轰炸机。是苏联空军和苏联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型之一,目前仍在俄罗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服役。具有双发、单垂尾、下单翼的气动布局设计,使用了可变后掠翼,能够兼顾低速起降和高速突防的需求。机身内外可分别携带6枚和4枚对地及对海导弹,也可使用常规和核炸弹,还可以挂载空对舰导弹、反巡航导弹以及近24吨的炸弹和航空水雷。
是由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和海上打击轰炸机。是苏联空军和苏联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机型之一,目前仍在俄罗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服役。具有双发、单垂尾、下单翼的气动布局设计,使用了可变后掠翼,能够兼顾低速起降和高速突防的需求。机身内外可分别携带6枚和4枚对地及对海导弹,也可使用常规和核炸弹,还可以挂载空对舰导弹、反巡航导弹以及近24吨的炸弹和航空水雷。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设计始于1969年,是为了对抗美国F-15 "Eagle" 战斗机而开发的。以其卓越的机动性、高速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而著称。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具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和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机身大量采用钛合金,具有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采用静不稳定设计。至今仍是俄罗斯和其他多个国家空军的重要资产。
是由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设计始于1969年,是为了对抗美国F-15 "Eagle" 战斗机而开发的。以其卓越的机动性、高速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而著称。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具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和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机身大量采用钛合金,具有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采用静不稳定设计。至今仍是俄罗斯和其他多个国家空军的重要资产。
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基于Su-30MKI开发的多功能战斗机,专为俄罗斯空天军设计。这款双座、双发战斗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而著称,能够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电子战等多种任务。机身采用钛合金和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高机动性,通过推力矢量控制实现。装备了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0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武器方面能够携带高达8吨的武器载荷。
也被称为"Flanker-E"或"SuperFlanker",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Su-27基础上深度改进的单座双发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属于第四代半战斗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而闻名,具有远程、多用途、空优和打击等特性。由两台117发动机提供矢量推力,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够发射制导导弹、非制导炸弹和其他武器系统,同时打击多个空中目标。最大载弹量8吨,能携带各类俄制精确制导武器。
也称为Flanker-H是一款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是Su-27战斗机家族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多种作战任务而设计的,包括空中优势、对地攻击、电子战和海上打击。特点包括其先进的航电设备、强大的武器载荷能力以及卓越的机动性。备了两台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能力,这使得Su-30 MK能够执行复杂的机动动作。最高速度可达1.9马赫,实用升限为17,300米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俄罗斯Su-34"Fullback"战斗机/轰炸机(蓝色迷彩)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俄罗斯Su-34"Fullback"战斗机/轰炸机(青色迷彩)
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座、全天候超音速中型战斗机/轰炸机。是Su-27"Flanker"的衍生型号,最初被称为Su-27IB,旨在取代Su-24"Fencer"。设计保留了Su-27的基本布局,包括机身结构、引擎、机翼、尾翼和大部分机载设备,同时采用了Su-30的鸭翼以提高机动性。特点是其并列双座驾驶舱和“鸭嘴兽”形状的机鼻,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好的人机工程学和协作效率。
是一款由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开发的先进喷气式教练机,旨在取代老旧的L-39喷气式基础教练机。设计为单发飞机,以降低采购和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将使用与雅克-130相同的AL-222-25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已经在俄罗斯国内制造。设计借鉴了之前米格-AT教练机的元素,包括驾驶舱设计,以加快研发进程。它的开发反映了俄罗斯在军事航空领域的现代化努力,特别是提高飞行员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是美国北美航空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设计的一款高空高速拦截机,旨在拦截苏联的远程轰炸机。被设计为能够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并具有1,150英里的作战范围。装备4门20毫米机炮,并能够携带高达4,000磅的载荷,包括火箭和常规炸弹。由两台通用电气YJ93-GE-3AR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每台发动机的推力为29,300磅。尺寸相对于当时的其他飞机来说非常大,长度为2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