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形像。广义含菩萨、罗汉、明王、等像。其像虽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印度古代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仅止于以佛法、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其后,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这是一件甘达拉(Gandhara)浮雕,这件浮雕描绘了一个人骑在骆驼的两个驼峰之间,双手捧着一件圣物,表情庄重而悲伤。前面的人转过身来看着圣物,脸上也是同样严肃的表情。这件浮雕来自公元三世纪的斯瓦特地区,由片麻岩制成。甘达拉艺术是古代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甘达拉地区(现在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的佛教艺术,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之间达到高峰。
这是一件于公元563年创作的艺术品,现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这件作品虽然规模较小,但其精美的雕刻展示了在更大的佛像上找到的完整图像。除了中央的弥勒像、刻有光环以及两侧的菩萨外,顶部和底部的火焰形曼陀罗上还出现了飞天和龙。石碑背面刻有69个字符的铭文,记录了委托制作此件作品并在563年进行奉献的捐赠者的名字。
这尊雕刻在佛塔上的四尊佛像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斯瓦扬布纳特建筑群中的一个寺庙,于 16 世纪建造。斯瓦扬布纳特的建筑群包括一座佛塔,各种神殿和神庙还有藏族修道院,博物馆和图书馆。
善如龙王也称善女龙王,是日本神话中的八龙王之一——雨神龙。相传僧侣空海在公元824年的一次著名的求雨比赛中使善如龙王出现。这座雕像位于日本大峰山的龙泉寺。
空海,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遍访名寺,曾到洛阳白马寺参访学习,又在长安青龙寺拜中国密宗大德惠果大师为师,尽得汉传佛教密宗真传。
这个8世纪的守门神雕像现在收藏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这种雕像通常位于佛教洞窟圣地和寺庙群的入口处,其目的是阻挠任何反对佛教思想的力量。因此,他们被生动地描绘成充满活力的姿势,面部表情威胁,肌肉结构夸张,准备面对所有威胁。这个罕见的唐朝作品的基本姿势,其超现实主义和完全的塑性,代表了一种风格,对日本鎌倉时代(1185-1333)雕刻的佛教守护者形象产生了巨大影响。
菩提达摩是一位生活在 5 世纪或 6 世纪的佛教僧侣。传统上,他被认为是禅宗传到中国的传人,并被视为中国第一位祖师。根据中国传说,他还开始了少林寺僧侣的体能训练,导致了少林功夫的诞生。在日本,他被称为达摩。关于菩提达摩的艺术描绘,他在佛教艺术中被描绘为一个脾气暴躁、胡须浓密、眼睛瞪大的非华人。他在禅宗文本中被称为"碧眼胡"。
这个佛像可能是在公元2-3世纪的的犍陀罗地区(如今巴基斯坦)制作的。这个佛像的高度是95厘米,宽度是53厘米,直径是24厘米。这个佛像描绘了佛陀坐着讲法。佛陀的手势非常特别,这个手势或称为泥樽,被称为法轮,揭示了佛陀正在讲述一个布道中,他解释了人类存在的四个崇高真理和通向觉悟的道路。这个雕像现位于大英博物馆。
千手观音是佛教中观音菩萨的一种形象,被描绘为拥有许多双手的观音菩萨。每一对手都拥有眼睛掌控一切的力量,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千手观音在佛教艺术中广泛描绘,尤其在中国、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寺庙和艺术作品中常见。这个形象被广泛崇拜和信仰,被认为是救度众生和消除众生痛苦的象征。
十二世纪水月观音是一个在佛教艺术中广泛描绘的观音菩萨形象。它源于中国宋代(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绘画和雕塑艺术。水月观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形象中融入了水和月亮的元素。水月观音的头上通常有一个水瓶,象征着清净和涅槃的境界。而在观音菩萨的背后,经常描绘一个月亮,代表智慧与慈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