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瞪羚(Gazella granti),又称大瞪羚,是一种生活在东非的瞪羚,以其优雅和速度著称。格兰特瞪羚的毛色为米黄色至橙色,腹部为白色。肩高约75-95厘米(30-37英寸)。雄性体重在50-80公斤(110-180磅)之间,雌性稍轻,体重约为35-50公斤(77-110磅)。雄性和雌性都有角,但雄性的角更为显著,长度为45-81厘米(18-32英寸),呈现出抛物线形状,基部较粗。
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属于鹿科鹿属,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100-150千克,雄性具有角,雌性则无角,雄鹿的角通常分为3-4叉。梅花鹿耳大而直立,四肢纤细,躯干匀称,尾巴较短。皮毛呈红色,沿脊背两侧有多行不规则的白色斑点,下颌为白色,鼻面和颊部为沙黄色,尾巴的背面为深棕色,尾巴的下方和鼠蹊部为白色,腹部毛发为淡棕色。
虾夷鹿或被称为北海道梅花鹿,是梅花鹿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地区。雄鹿体型较大,秋季时体重可达200公斤以上,角的长度通常超过35英寸(约0.89米),最长记录为44英寸(约1.12米)。北海道梅花鹿是群居动物,通常以小群体形式活动。
高角羚(学名:Aepyceros melampus)是偶蹄目牛科高角羚属哺乳动物,又叫广角羚、黑斑羚。 臀部两侧有竖黑斑,后足跟部有黑色斑。雌性没有角;雄性的角很长,而且呈竖琴状,角可达0.5-0.8米。平均寿命为12年。 高角羚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肯尼亚、乌干达和南非等国。喜欢生活在草原和开阔的林地。平时结成15-25只的小群生活在一起。在干旱的季节,会数小群聚集在一起,形成几百只以上的大群。
薮羚(学名:Tragelaphus scriptus):体长100-125厘米,肩高90厘米,重量45-80千克。雄性略大。主要呈棕红色或黄褐色。它们有明显的垂直斑纹,雄性具螺旋形长角。共有11个亚种,皮毛和脸部的白色条纹和斑点具有不同的图案,这取决于分布地理不同的亚种。
南象海豹,是海豹科象海豹属哺乳动物。雄兽体长6.5米,重4000千克。雌兽略小,体长3.5米,重1000千克。生殖雄兽约为雌兽的4倍大。体呈纺锤形,甚粗胖,但身体柔软,可向背厚弯曲成U形。雄兽鼻子呈长鸡冠状,兴奋或发怒时就膨胀。体色银灰,老兽淡褐和淡黄,成污秽色调,背侧深于腹侧。门齿小,雄兽犬齿大。
黑尾土拨鼠是啮齿目松鼠科爬行动物, 黑尾草原犬鼠。体长大约三四十厘米,肩高10多厘米, 身体长大而肥壮,头部短而阔;颈部粗短,耳朵短小。体毛主要为灰褐色;腹部为灰黄色;尾巴末端为黑色。寿命8年。黑尾土拨鼠分布在北美中部的草原地区,向北延伸到加拿大南部;主要生活在索诺拉沙漠的边缘地带。群居性动物,不冬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以草本植物为食。群体中的大多数在草地上觅食时,总是有一只在洞穴附近站岗。
斑鬣狗是在1777年由德国自然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波利卡普·埃尔克斯勒本首次正式描述的。斑鬣狗学名的古希腊文字根被老普林尼用来描述一种埃塞俄比亚的不明动物,有可能就是鬣狗。在文学上意思是“番红花颜色的物体”。虽然斑鬣狗有一些像犬科,但它们更为接近灵猫科。斑鬣狗属于猫型亚目,故较接近猫科而多于犬科。斑鬣狗是鬣狗科中现时最大型的成员。相信斑鬣狗的祖先是上新世(533-180万年前)从缟鬣狗分支出来。
维吉尼亚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英文名:Zimmermann,又名白尾鹿,鹿科空齿鹿属的 1种。因奔跑时尾翘起,尾底显露白色而得名。体长1.83~1.98米,肩高0.92米,尾长约10~28厘米;耳小;角的背枝简单;体腺小,长仅约 3厘米,腺周围有白毛。分布于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和南美洲北部。
鬼狒是一种短尾猴,长达 70 厘米(28 英寸),外观与山魈相似,但缺乏该物种脸上鲜艳的蓝色和红色。它在体重上具有很高的性别二态性,雄性体重可达 20 公斤(44 磅),雌性体重可达 12.5 公斤(28 磅)。整体呈深灰褐色。成熟的雄性下唇粉红色,下巴白色,脸上呈深灰色至黑色,鼻子上有凸起的凹槽。臀部是粉红色、淡紫色和蓝色。女性鬼狒没有粉红色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