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白天活动
已有6个相关的【白天活动】模型

斑蛾3D模型动画

斑蛾是鳞翅目斑蛾科的一种昆虫,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形态特征。成虫通常具有鲜艳的红色、蓝色或黑色,翅膀上常有金属光泽。体型中等,触角呈羽状,颜色鲜艳。幼虫身体上有毛疣,主要危害果树和林木。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寄主植物多样。幼虫会钻入草本植物叶内,蛀食叶肉,老熟幼虫在叶背织成一坚韧的羊皮纸样黄茧,在其中化蛹。成虫在白天活动,喜欢访花。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叶片造成危害,对寄主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虎甲虫3D动画模型

虎甲虫是鞘翅目虎甲科昆虫的统称,是一类中等大小的甲虫,以鲜艳的金属光泽和快速的行动能力著称。头部较大,复眼突出,触角呈丝状,鞘翅长且能覆盖整个腹部。成虫体长一般在17.5-22毫米,宽7-9毫米,身体各部位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是肉食性昆虫,白天活动,能低飞捕食小虫。多数时间在地面上度过,善于追逐小昆虫,并用长而有力的颌捕捉猎物。幼虫则生活在成虫挖掘的垂直土穴中,受惊时会退入洞内。

大菜粉蝶标本

又名欧洲粉蝶,是一种中型粉蝶,属于粉蝶科。以奶白色为主,雄蝶前翅基部及沿肋脉有黑色斑点,第二翅脉顶端及末端呈黑色,后翅基部也是黑色的,顶端前有一大的黑点。分布在欧洲、北非及亚洲至喜马拉雅山的农地、草原及公园,可以飞得很远,如欧洲的群落就于近年迁徙到英国去。毛虫呈黄绿色,有黄线及黑点,会成群的在叶面上吃食。成虫在白天活动,尤其在晴天时更为活跃,常常在花丛中吸食花蜜。被视为重要的农业害虫。

旱獭头骨

旱獭是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哺乳动物;又称土拨鼠。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全世界有14个亚种,中国有4种。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中国的内蒙古也有分布。息于高原、草甸、山麓等地,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为其高密度集聚区。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牧草,耐饱饿,喜食含水量多的多汁饲料、雨后草及露水草。喜群居,易驱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暴晒,抗病力强。

加拉帕戈斯陆鬣蜥头骨

加拉帕戈斯陆鬣蜥(学名:Conolophussubcristatus):体重达13千克,体长1米。下半部呈橘黄色,上半部呈红褐色,由于低面角的缘故,使它们的外表看起来格外地愚蠢。陆鬣蜥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6个岛屿上,是在群岛上进化而成的特有种。土黄色的皮肤是为了适应沙地和岩石的颜色。主要以仙人掌为食,这与加拉帕戈斯群岛比较干旱的气候有关,选择吃仙人掌是因为它们能从中获取身体所需的水分。

狒狒上半头骨

狒狒是灵长目、猴科下的的1属,通称狒狒,有6种。种体型较大,在灵长类中仅次于猩猩属,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可达60千克。主要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觅食。善游泳。能发出很大叫声。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食物包括各种小动物及植物。群居,每群十几只至百余。主要天敌是豹。无固定繁殖季节,每胎产1仔。野生寿命约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