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 ,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约公元前5世纪的周朝青铜钟,出土于中国河南,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青铜钟在中国古代是比较常见的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早期,其形式是从钲演化而来。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个可悬的柄。从青铜钟的形制上可分为两种,即甬钟和钮钟,甬钟的悬挂方式为斜挂,而钮钟为直挂。将若干个频率不同的钟依次序连列在架上成为可演奏的音阶,称为“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