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集精选全球60+种蝴蝶,基于显微扫描与高速摄影重建鳞片纳米级反光结构、翅膀扇动频率及拟态保护色渐变。支持Blender/Maya分层编辑,附带「鳞翅动力学」仿真系统(模拟飞行气流扰动)与半透明翅膀材质库(模拟透光鳞粉效果)。AR互动观察功能,适用于影视特效制作、生物学教学及仿生学研究,以数字技术解码自然界的飞行美学与生存智慧。
95 模型
帝王蝶是蛱蝶科斑蝶亚科斑蝶属动物,也称帝王斑蝶,又名黑脉金斑蝶。帝王蝶翅膀上有显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纹,翅膀阔8.9-10.2厘米。帝王蝶分布范围主要在北美和中美洲之间迁徙,一些会穿过大西洋,到达非洲和葡萄牙附近的岛屿。帝王蝶是帕西菲克格罗夫的特色物种,它们的繁殖栖息地都受到保护,每年10月初还举行蝴蝶游行。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
天堂凤蝶翅展可达105mm。前、后翅自基角至(前)后缘约1/2~2/3端为纯净的宝蓝色。栖息于热带大陆,会季节性地逐暖和寻觅食物而迁徙天堂凤蝶翅形优美而巨大,全身在黑天鹅绒质的底色上闪烁纯正蓝色的光泽,仿佛从艳阳青天而降,所以被当地土著认作来自天堂的使者,并将它们命名为“天堂凤蝶”。该蝶也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旅游象征物。
青凤蝶,学名Graphium sarpedon ,是一种凤蝶科蝴蝶,别名樟青凤蝶、青带樟凤蝶、蓝带青凤蝶或者青带凤蝶,有春、夏型之分,春型青凤蝶稍小,翅面青蓝色斑列稍宽。1年多代且世代重叠,以蛹越冬。成虫3~10月出现,热带终年可见。青凤蝶飞翔力强,喜欢访花吸蜜,常在低海拔的潮湿与开阔地带活动,在庭园、街道及树林空地也常见。主要分布于亚洲以及大洋洲。寄主多为樟科植物。
柑桔凤蝶,别名橘黄凤蝶、凤蝶、花椒凤蝶、燕凤蝶、凤子蝶、橘凤蝶。学名Papilio xuthus Linnaeus,属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寄主有柑桔、枸桔等。生活史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 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东亚特有种分布在中国各地;日本,韩国,缅甸。与黄凤蝶相似,中国有三个亚种。
金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动物。金凤蝶为中型凤蝶,翅展70-84毫米,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脉黑色,翅室具黄斑;前翅背面基部呈暗黄色,亚外缘为黑色,内具一列小黄斑;后翅背面亚外缘区具黑宽边,内侧具灰蓝色斑列,外侧具黄斑列,臀区具一橘红色圆斑,后翅具一对细长的尾突。金凤蝶又叫黄凤蝶、茴香凤蝶、胡萝卜凤蝶。
黑凤蝶是凤蝶科凤蝶属的一个物种。展翅宽80~90mm。主要特征是翅膀表面几乎全部黑色。雌雄差异在于,雄蝶下翅表面前缘具白色条状横斑;雌蝶则无,且翅膀颜色较淡。雄蝶下翅腹面部分具有橙红色弦月形斑纹,雌蝶的斑纹比雄蝶发达。
睇暮眼蝶又名森林暮眼蝶、黑树荫蝶,属于鳞翅目、眼蝶科、暮眼蝶属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台湾等地。其特征为身体背、腹侧呈现褐色、暗褐色或黄褐色,前翅形状相似直角三角形,后翅近像卵形。在台湾可以全年见到成蝶,属于多世代。其主要活动时间为天色接近黄昏时刻,因此得名“暮眼蝶”。睇暮眼蝶的幼虫以禾本科棕叶狗尾草为寄主。
蓝凤蝶是凤蝶科凤蝶属的一种昆虫。翅展95~120mm。翅黑色,有靛蓝色天鹅绒光泽。雄蝶后翅正面前缘有黄白色斑纹,臀角有外围红环的黑斑;后翅反面外缘有几个弧形红斑,臀角具3个红斑。中国有3亚种。
帝王蝴蝶(Monarch butterfly)是在北美很常见的一种大型蝴蝶。在澳大利亚,这种蝴蝶被叫做Wanderer Bufferfly,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蝴蝶。在北美洲,帝王蝴蝶通常要飞行3000千米到目的地繁殖。帝王蝴蝶可能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蝴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帝王蝴蝶非常漂亮,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看的蝴蝶。 二是因为帝王蝴蝶是唯一的一种迁徙性的蝴蝶。它们每年会飞行上千公里躲避北美的严寒。
菜粉蝶,是鳞翅目粉蝶科粉蝶属昆虫。菜粉蝶体灰黑色,翅粉白色;雌蝶前翅基部大部分灰黑色,顶角有1个三角形黑斑;雄蝶前翅基部黑色部分和顶角的三角形黑斑均较小。菜粉蝶分布于中国各地,美洲北部到印度东部均有分布,栖息于农田,特别是菜地、荒地及城市公园绿化地等。喜访花吸蜜,也会在地面吸水,飞行较慢,常集群植物的叶反面栖息。主要取食十字花科蔬菜,仍为寡食性害虫。雌产卵力各代不同,在20~500粒左右。
15 模型
5 模型
9 模型
19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