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文物
已有335个相关的【文物】模型

清朝雍正年间文物 镂空金色釉上彩瓷碗

这件瓷器是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的古董,产自景德镇。雍正时期的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而闻名。雍正时期的瓷器釉色种类繁多,包括粉彩、珐琅彩、斗彩等。珐琅彩瓷器在雍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品。

十八世纪欧洲瓷器 中国风装饰的镀金杯

这件瓷器是由约翰·格雷戈里乌斯·霍尔德特制作(Johann Gregorius Höroldt)是一位德国画家和瓷器画家。霍尔德特以其中国风装饰(Chinoiserie)设计而闻名。霍尔德特的作品包括许多带有中国风装饰的瓷器,如1725年为萨丁尼亚国王维克托·阿马迪斯二世(Victor Amadeus II)制作的茶具和巧克力服务。这些装饰风格反映了18世纪欧洲对东方的浪漫化幻想。

四世纪文物 哥伦比亚菲兰迪亚金质骨灰瓮

这件金质骨灰瓮采用失蜡铸造、抛光、焊接和浮雕技术制作。来自哥伦比亚菲兰迪亚的拉索莱达考古遗址,属于金巴亚文化(公元4-5世纪)。目前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美洲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

公元前五世纪文物 酒杯形克拉特酒器

红色人物装饰的酒杯形克拉特酒器,西西里拉古萨。正面:战士与家人告别(妻子和抱在保姆怀里的儿子);背面:手持棍棒和希马提翁的男子,站在两位女性之间。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大区拉古萨省卡玛里纳遗址。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收藏于卡玛里纳与伊斯皮卡洞考古公园(Parco Archeologico di Kamarina e Cava d’Ispica)。

十世纪文物 分叉螺旋图瓷碗

装饰有几何图案(卐和双分叉螺旋图案 "yc")的碗。来自巴拿马科克莱省埃尔卡诺遗址,公元900-1020年。在埃尔卡诺基金会(Fundación El Caño)收藏。地峡考古研究中心(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Arqueológicas del Istmo)。

瓦乌切尔维克杯

瓦乌切尔维克杯,收藏于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瓦乌切尔维克杯是一件陶瓷艺术品,具有丰富的装饰和工艺。

十八世纪文物 迈森博特格陶长笛花瓶

这件是博特格陶长笛花瓶,产地为德国迈森,时间大约在1710至1719年。材料是博特格陶(Böttgersteinzeug),并带有浮雕装饰(所谓的“Irminger浮雕装饰”)。长笛花瓶使用了博特格陶,这是一种特殊的瓷器材料,以其坚硬和耐用著称。

十八世纪文物 迈森瓷器长笛花瓶

这是一个长笛花瓶,装饰由约翰·格雷戈里乌斯·赫罗尔特(Johann Gregorius Höroldt)设计人物部分,约翰·埃伦弗里德·斯塔德勒(Johann Ehrenfried Stadler)设计花卉部分,产地为德国迈森,时间为1726年8月17日。材料是瓷器,装饰使用了喷洒釉下蓝色背景(gespritzter Fond)、釉上彩色和金色。

秦朝时期文物 持剑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雕塑描绘了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军队。这是一种殉葬艺术,于公元前210-209年与皇帝一同埋葬,目的是在来世保护秦始皇。

十八世纪文物 德国迈森中国风灯笼

这是一盏灯笼,装饰由约翰·埃伦弗里德·斯塔德勒(Johann Ehrenfried Stadler)设计,产地为德国迈森,时间约为1726/1727年。这盏灯笼装饰有中国风格图案(Chinoiseriedekor)。迈森瓷器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这盏灯笼采用了釉上彩色装饰,展示了当时欧洲对中国艺术风格的热情和模仿。

十七世纪文物 有田釉下青花蓝花瓶

这件日本花瓶,产地为有田时间约为1670到1690年。材料是瓷器,装饰使用了釉下青花蓝。这种有盖花瓶采用了釉下青花蓝的装饰工艺,这意味着在烧制之前,在瓷器表面用青花蓝绘制图案,然后在高温下烧制,使颜色渗透到釉层之下。

十八世纪文物 有田釉下彩花瓶

这件日本花瓶,产地为有田,时间约为1700到1720年。材料是瓷器,装饰使用了釉下青花蓝、釉上彩色和金色。这种有盖花瓶采用了伊万里风格(Imari Style)。

贝萨明盒子

贝萨明盒子 [希伯来语:bassamim,psumin-byksy] 是用来盛放香料的容器,在安息日结束时使用,通常是塔形的。有趣的是,来自诺维松奇的贝萨明盒子是鱼形的,鱼头通过铰链与鱼身相连,可以打开并向一侧倾斜。鱼的身体由五个重叠的段组成,每个段都朝着尾鳍逐渐变细,每个段都以半圆形的鳞片结束,每个鳞片都有纹理和凹槽网络。鱼身的各个段相互连接,使鱼的身体可以稍微弯曲。

清朝康熙年间 景德上釉彩绘鲤鱼鱼缸

这件鱼缸来自中国景德镇,制作于清朝康熙年间(1700-1720年)。它采用了上釉彩绘和金色装饰,展示了当时景德镇瓷器的精湛工艺。鱼缸上装饰有植物和鲤鱼图案,寓意吉祥和繁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

日本江户时期 象形瓷器

这件象形瓷器是日本江户时期(1680-1700年)在有田地区制作的。它采用了柿右卫门风格的上釉彩绘技术,展现了当时日本瓷器制作的高超工艺。柿右卫门风格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绘画著称,通常以红、蓝、绿、黄等色彩进行装饰。

十九世纪清朝文物 瓷制镀金花瓶

这只花瓶可以追溯到19世纪。嵌在一个镀金的金属框架中,框架有龙形的把手和带有耳形纹饰的足部。

清朝时期 景德筒状瓷瓶

这件筒状瓷瓶制作于中国景德镇,1710-1715年间,采用釉上彩和金彩装饰(famille verte)。展品编号为 PO 6257,收藏于德累斯顿州立艺术收藏馆的瓷器收藏馆。

清朝时期 河景景德瓷器灯笼

这是一盏中国清朝时期的灯笼,饰有河流景观。制作于中国景德镇,18世纪早期。材质为瓷器,采用釉上彩绘(famille verte)和金彩装饰。这件展品的编号为 PO 3318,收藏于德累斯顿州立艺术收藏馆的瓷器收藏馆。

欧洲中世纪时期药罐

是一个用于盛放蜡药膏的 药罐(Albarello)。该药罐收藏于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医学院药物博物馆。药罐(Albarello)是一种中空陶瓷器皿,常用于储存药物,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它们通常装饰精美,带有各种彩绘图案。这种罐子的设计使其便于从上方取出药膏,同时防止药物受潮变质。

乾隆年款 古月轩瓷器

这件瓷瓶制作于1736年至1795年间。属于中国清朝时期(1644-1911年),乾隆年款(1736-1795年)。瓷瓶装饰有彩色法郎釉,属于“古月轩瓷器”。瓷瓶的整体高度为15.4厘米(6又1/16英寸)。这件瓷瓶目前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由约翰·L·塞弗伦斯基金提供资金(藏品编号:1963.514)。

十九世纪工艺品 牧羊人的手杖斧

这件手杖-斧头由约瑟夫·克热普托夫斯基(Józef Krzeptowski)于1868年在波兰扎科帕内(Zakopane)制作。它的设计灵感来自高地牧羊人的斧头,用于徒步旅行时的支撑。手杖由长而窄的槭木制成,表面经过法式抛光处理。它们在波德哈勒地区被称为“ciupagas”(牧羊人斧头),年轻牧羊人常常在舞蹈时将它们抛向目标或空中并接住,以展示他们的敏捷性。

十七世纪工艺品 所罗门王的啤酒杯

这件描绘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啤酒杯由奥托·施韦尔德费格(Otto Schwerdfeger)于1686年至1689年间在柯尼斯堡(Königsberg)制作。示巴女王拜访所罗门王的情景。啤酒杯的主体是双层的,光滑的圆柱形容器外覆盖着一层带有浮雕装饰的外壳,展示了示巴女王在所罗门王面前的场景。女王的随从队伍可以在背景中看到,包括穿着古代盔甲的男子、携带礼物的妇女骆驼以及跪拜在所罗门王面前的示巴女王。

十九世纪波兰王国的国徽

这件十九世纪的波兰王国的国徽来自于耶德热约夫的一家药店。国徽设计精美,象征着波兰王国的权威和历史。它目前收藏于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医学院药学博物馆。

镂空盖镀金龙雕鼎炉

镂空盖和把手为龙形的鼎炉是一件珍贵的器物,存放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该鼎炉的盖子雕刻有精美的镂空图案,而把手则设计为风格化的龙形。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巧,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