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动物。翅呈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体翅黑色;前翅端半部色淡,翅脉间多散布金黄色或金蓝色或金绿色鳞,;后翅亚外缘有6个粉红色或蓝色飞鸟形斑,臀角有一个半圆形粉红色斑;翅中域特别是近前缘形成大片蓝色区,反面色淡,斑纹非常明显;前后翅中室封闭式,尾突亦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但边缘仅有黑色鳞而形成出黑框;雌雄两蝶颜色及斑纹几乎相同,雌蝶后翅外缘之橙红色新月纹较雄虫稍微发达一些。
黑紫斑蝶(学名:Euploea eunice)是蛱蝶科斑蝶亚科中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包括中国国内的海南、广东、台湾及 越南、马来西亚。展翅约70至90毫米。和妒丽紫斑蝶外型类似,惟前翅背面中央有一或两个大白斑。雄蝶前翅后缘成弧形突出,后翅背面中室附近有一片灰褐色性斑;雌蝶前翅后缘则呈一直线。黑紫斑蝶幼虫以榕树、白肉榕、珍珠莲、糙叶榕等为食。
睇暮眼蝶又名森林暮眼蝶、黑树荫蝶,属于鳞翅目、眼蝶科、暮眼蝶属的节肢动物。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台湾等地。其特征为身体背、腹侧呈现褐色、暗褐色或黄褐色,前翅形状相似直角三角形,后翅近像卵形。在台湾可以全年见到成蝶,属于多世代。其主要活动时间为天色接近黄昏时刻,因此得名“暮眼蝶”。睇暮眼蝶的幼虫以禾本科棕叶狗尾草为寄主。
大红蛱蝶 Vanessa indica (Herbst, 1794),翅黑褐色,外缘波状。前翅M1脉外伸成角状,翅顶角有几个白色小点,亚顶角斜列4个白斑,中央有1条宽的红色不规则斜带。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西北部。
木兰青凤蝶是凤蝶科昆虫,又名青斑凤蝶、多斑青凤蝶、帝凤蝶。成虫头、胸灰黑色;腹面及腹侧为浅黄绿色;翅黑色;前翅前缘有7个新月形或不规则形的浅绿色斑纹排成一列,中央由8块大小不等椭圆形或近方形浅绿色斑块排成一行,后缘是8个近方形的浅绿色斑点排成一列;后翅前缘有3块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块,中央为2块浅绿色、1块黄白色斑块,后缘5个浅绿色斑点排成一列,外缘有1大块长椭圆形黄白色斑块和1个黄白色斑点。
金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动物。金凤蝶为中型凤蝶,翅展70-84毫米,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脉黑色,翅室具黄斑;前翅背面基部呈暗黄色,亚外缘为黑色,内具一列小黄斑;后翅背面亚外缘区具黑宽边,内侧具灰蓝色斑列,外侧具黄斑列,臀区具一橘红色圆斑,后翅具一对细长的尾突。金凤蝶又叫黄凤蝶、茴香凤蝶、胡萝卜凤蝶。
青凤蝶,学名Graphium sarpedon ,是一种凤蝶科蝴蝶,别名樟青凤蝶、青带樟凤蝶、蓝带青凤蝶或者青带凤蝶,有春、夏型之分,春型青凤蝶稍小,翅面青蓝色斑列稍宽。1年多代且世代重叠,以蛹越冬。成虫3~10月出现,热带终年可见。青凤蝶飞翔力强,喜欢访花吸蜜,常在低海拔的潮湿与开阔地带活动,在庭园、街道及树林空地也常见。主要分布于亚洲以及大洋洲。寄主多为樟科植物。
琉璃蛱蝶是鳞翅目蛱蝶科琉璃蛱蝶属节肢动物,又名蓝带蛱蝶。成虫前翅外缘自顶角至M1脉端突出,Cu2脉端至后角突出,呈波状圆弧状;翅正面黑褐色,亚顶端部有1个白斑;两翅外中区贯穿1条灰蓝色宽带,带在前翅呈“Y”字形,在后翅灰蓝色宽带上1列黑点。后翅外缘M3脉端突出呈齿状。翅反面基半部黑褐色,端半部褐色,后翅中室有1个棕白点。
中环蛱蝶(学名:Neptis hylas,英文俗名:Common Sailer,别名:琉球三线蝶、薄翅草蝶、木三线蛱蝶、秋蛱蝶)在台湾又名豆环蛱蝶,是属于蛱蝶科的一种蝴蝶,是环蛱蝶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东洋界包括印度至日本及东南亚。模式产地为中国广东。成虫全年可见,爱访花、吸腐和吸水;幼虫的寄主主要为豆科植物。
拟旖斑蝶翅展75.0~85.0 mm。头胸部有白点。前后翅黑褐色,具半透明淡蓝色斑。前翅从翅基部向外有5条纵带,纵带外侧有10个斑点。后翅中室内有三条小纵带,周围有六条斑或纵带。前后翅亚端部和端部各有一横列斑点。
新月带蛱蝶(拉丁名:Athyma selenophora)是蛱蝶科带蛱蝶属蝴蝶的一种,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属于多世代蝶种。成蝶有访花习性,幼虫前期有以丝缠绕粪粒做成棒状“粪塔”藉以隐藏之习性。
斑缘豆粉蝶(学名:Colias erate)是粉蝶科、豆粉蝶属蝴蝶。雄蝶翅黄色,前翅外缘有宽阔的黑色横带,后翅外缘的黑色纹多相连成列。雌蝶有二型:一型翅面为淡黄绿色或淡白色(斑纹与雄蝶相同);另一型翅面为黄色,与雄蝶完全相同。翅反面颜色较淡,亚端有1列暗色斑。
斑缘豆粉蝶(学名:Colias erate)是粉蝶科、豆粉蝶属蝴蝶。雄蝶翅黄色,前翅外缘有宽阔的黑色横带,后翅外缘的黑色纹多相连成列。雌蝶有二型:一型翅面为淡黄绿色或淡白色(斑纹与雄蝶相同);另一型翅面为黄色,与雄蝶完全相同。翅反面颜色较淡,亚端有1列暗色斑。
翮蛱蝶是蛱蝶科的一种昆虫。翅面有橙色与黑色方格状图案,翅面和翅底都有一排边缘下的黑点和横跨翅膀的黑色中线。翅面的下侧有一个黑色边缘的淡橙色斑点。翅底的下侧有褐色和灰色的斑驳,夹带有一条苍白的条带。
绿带翠凤蝶(Papilio maackii),又名深山凤蝶,为凤蝶科凤蝶属下的一种。分布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地。翅黑色,满布金绿色鳞片。前翅亚缘具黄绿色横带纹。后翅外缘有6个略呈新月形的红斑,臀角红斑圆形;近亚外缘有1条明显的蓝绿色横带纹。尾突中也有l条蓝绿色线。翅反面色调较淡,后翅外缘红斑特别清晰明显,蓝绿色横带消失。是蝶类收藏家们广泛收藏的蝶种之一,蝶商称之为“皇后蝶”。
暗脉菜粉蝶也被称为山绿脉粉蝶,是粉蝶科粉蝶属的一种蝴蝶。翅膀上的脉络特别明显,尤其是在上翅部分。雌性的基本颜色从黄色到灰褐色不等。在某些情况下,雄性几乎无法区分,因为性二型性几乎不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前翅的整个外缘有一条黑灰色的带。后翅的脉络末端可能会扩大形成暗色的三角形。夏季的代是比春季的代更淡的色,总的来说,前翅比后翅更淡,脉络也不那么明显。翅展约为4至4.4厘米。
菜粉蝶,是鳞翅目粉蝶科粉蝶属昆虫。菜粉蝶体灰黑色,翅粉白色;雌蝶前翅基部大部分灰黑色,顶角有1个三角形黑斑;雄蝶前翅基部黑色部分和顶角的三角形黑斑均较小。菜粉蝶分布于中国各地,美洲北部到印度东部均有分布,栖息于农田,特别是菜地、荒地及城市公园绿化地等。喜访花吸蜜,也会在地面吸水,飞行较慢,常集群植物的叶反面栖息。主要取食十字花科蔬菜,仍为寡食性害虫。雌产卵力各代不同,在20~500粒左右。
虎斑蝶(学名:Danaus genutia,英文俗名:Common Tiger, Indian Monarch, Orange Tiger,别名:黑脉桦斑蝶、拟阿檀蝶、黑条桦斑蝶、虎纹青斑蝶等)是属于蛱蝶科的一种蝴蝶,是斑蝶属的一种,并演化出15个亚种。广泛分布于东洋界及澳新界。模式产地为中国广东。
玉带凤蝶是鳞翅目凤蝶科凤蝶属昆虫,又称白带凤蝶、黑凤蝶、缟凤蝶、梁山伯凤蝶。雄蝶前翅外缘、后翅中央有7个大型黄白斑,排列成带。老熟幼虫深绿色,头部黄褐色,后胸前缘有1条齿状的黑色线状横纹,两侧各有黑色眼斑,腹部两侧还具宽的斜纹。
麝凤蝶是鳞翅目风蝶科麝凤蝶属昆虫。四翅狭窄、尾突修长。体黑色;胸腹部侧面和头、颈部生有红色茸毛;翅黑色或褐色,翅脉间有褐色纵条纹,前翅中室有4条褐色纵条纹;后翅后缘有正面5个、反面7个略呈新月形红斑。因其体有淡淡的麝香味而得名。
帝王蝴蝶(Monarch butterfly)是在北美很常见的一种大型蝴蝶。在澳大利亚,这种蝴蝶被叫做Wanderer Bufferfly,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蝴蝶。在北美洲,帝王蝴蝶通常要飞行3000千米到目的地繁殖。帝王蝴蝶可能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蝴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帝王蝴蝶非常漂亮,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看的蝴蝶。 二是因为帝王蝴蝶是唯一的一种迁徙性的蝴蝶。它们每年会飞行上千公里躲避北美的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