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雕像
已有524个相关的【雕像】模型

奈费尔塔里神庙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与奈费尔塔里神庙雕像”(Statua Ramses II Tempio Nefertari)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巨型岩石雕刻群,位于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阿布辛贝神庙​​内,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其最宠爱的王后奈费尔塔里建造的纪念性建筑。这组雕像以宏大的规模、精湛的工艺与深刻的宗教政治内涵,成为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之一。

安东尼娅·特罗韦尔西纪念碑

“安东尼娅·特罗韦尔西纪念碑”(Monumento Funebre di Antonia Troversi)是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米兰市一座19世纪末的历史陵墓,为纪念当地显赫贵族女性​​安东尼娅·特罗韦尔西​​(Antonia Troversi,1827-1898)而建。它不仅是个人纪念的载体,更是19世纪意大利贵族文化、女性社会角色变迁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见证。

穷人姐妹修会纪念雕像

“穷人姐妹修会”是意大利天主教历史上一支以“服务贫困群体”为核心的宗教团体,主要活跃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意大利北部(尤其是伦巴第大区)。其名称中“poverelle”(复数)意为“贫困的女性”,反映了修会最初的使命——通过宗教关怀与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女性及家庭,是天主教“仁爱精神”在地方社会的具体实践。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 失落的老人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是西班牙中部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雷内拉教堂(Iglesia de Renera)内的一组经典木雕作品,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作为瓜达拉哈拉地区宗教艺术的重要载体,这组木雕不仅是教堂建筑装饰的核心,更是西班牙传统木雕技艺与基督教文化的“活态见证”。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 望向远方的国王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是西班牙中部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雷内拉教堂(Iglesia de Renera)内的一组经典木雕作品,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作为瓜达拉哈拉地区宗教艺术的重要载体,这组木雕不仅是教堂建筑装饰的核心,更是西班牙传统木雕技艺与基督教文化的“活态见证”。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 折翼的天使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是西班牙中部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雷内拉教堂(Iglesia de Renera)内的一组经典木雕作品,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作为瓜达拉哈拉地区宗教艺术的重要载体,这组木雕不仅是教堂建筑装饰的核心,更是西班牙传统木雕技艺与基督教文化的“活态见证”。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 在张望的男人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是西班牙中部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雷内拉教堂(Iglesia de Renera)内的一组经典木雕作品,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作为瓜达拉哈拉地区宗教艺术的重要载体,这组木雕不仅是教堂建筑装饰的核心,更是西班牙传统木雕技艺与基督教文化的“活态见证”。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 搀扶着的女人

“西班牙瓜达拉哈拉雷内拉教堂木雕”是西班牙中部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雷内拉教堂(Iglesia de Renera)内的一组经典木雕作品,以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刻的宗教内涵著称。作为瓜达拉哈拉地区宗教艺术的重要载体,这组木雕不仅是教堂建筑装饰的核心,更是西班牙传统木雕技艺与基督教文化的“活态见证”。

弗拉德三世半身像

弗拉德三世(Vlad Țepeș)是15世纪瓦拉几亚公国(今罗马尼亚南部)的统治者(1456-1476年在位),以“对抗奥斯曼帝国的铁腕君主”与“残酷刑罚的象征”闻名于世。他的统治时期是瓦拉几亚从奥斯曼附庸向“独立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阶段,其名字更因与“吸血鬼传说”的关联成为西方文化中的经典符号。

瓦西里·卢普半身像

瓦西里·卢普(Vasile Lupu)是17世纪摩尔多瓦公国(今罗马尼亚东北部)的统治者(1634-1653年在位),属于摩尔多瓦“大公爵”(Domnitor)系列的重要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是摩尔多瓦从奥斯曼帝国附庸向“半独立政权”转型的关键阶段,以强化中央集权、推动文化繁荣与抵御外敌入侵著称,被视为摩尔多瓦历史上“最具改革精神的君主”之一。

安娜·贝拉斯克斯与佩德罗·德·加尔维斯之墓​​

“安娜·贝拉斯克斯与佩德罗·德·加尔维斯之墓”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美洲历史的重要遗迹,位于今墨西哥墨西哥城的主教座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la Asunción de México)内。墓主为16世纪西班牙殖民贵族安娜·贝拉斯克斯(Ana Velázquez)与佩德罗·德·加尔维斯(Pedro de Gálvez),两人因参与西班牙对墨西哥的征服与殖民统治而闻名。

西班牙锡古恩萨中世纪雪花石膏浮雕​​

“西班牙锡古恩萨中世纪雪花石膏浮雕”是西班牙东北部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Castilla-La Mancha)锡古恩萨市(Sigüenza)中世纪艺术遗存中的代表性作品,以​​雪花石膏​​(Alabaster,一种半透明软质碳酸盐岩)为材质,通过浅浮雕(Relief)工艺雕刻而成。这类浮雕广泛装饰于中世纪教堂、修道院与贵族宅邸,既是宗教信仰的视觉载体,也是中世纪西班牙艺术与工艺的巅峰体现。

马泰·巴萨拉布半身像

马泰·巴萨拉布(Matei Basarab)是17世纪瓦拉几亚(Wallachia,今罗马尼亚南部)的君主,统治期间为1632年至1654年。他是瓦拉几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统治者之一,以巩固国家主权、推动文化繁荣与抵御奥斯曼帝国干预著称,被视为“瓦拉几亚文艺复兴”的推动者。瓦拉几亚是中世纪至近代东欧的重要公国,位于喀尔巴阡山脉与多瑙河之间,长期受奥斯曼帝国控制(自15世纪起成为其附庸)。

贝加德尔波索家族纹章​​

“贝加德尔波索家族”(Vega del Pozo)是西班牙历史上一个具有地方影响力的贵族家族,主要活跃于15-18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其纹章(Coat of arms)是家族身份、荣誉与社会地位的核心象征。尽管该家族不如西班牙顶级王室(如哈布斯堡)或显赫家族(如曼多萨、恩里克斯)广为人知,但其纹章设计融合了地域文化、家族历史与骑士精神,是理解西班牙地方贵族文化的重要线索。

胡安·佩雷斯·卡彭特罗的纹章

“胡安·佩雷斯·卡彭特罗”(Juan Pérez Carpintero,约1550-1620)是西班牙黄金时代(15-17世纪)一位鲜为人知但极具代表性的​​木雕艺术家与建筑装饰工匠​​,活跃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今巴塞罗那周边)。他的纹章(Coat of arms)是其家族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理解16-17世纪西班牙手工艺人文化的重要线索。

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的纹章

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1500-1558)的纹章是16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皇家纹章之一,其设计融合了他统治的多国领土、家族血统与权力象征,既是查理五世帝国的视觉缩影,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纹章艺术的巅峰之作。

博格丹一世半身铜像

博格丹一世(Bogdan I)是14世纪摩尔达维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Moldavia)的早期统治者,其统治时期(约1363-1367年)被视为摩尔达维亚从分散的封建领地向统一公国过渡的关键阶段。他通过整合领地、抵御外部威胁,为摩尔达维亚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基础,是摩尔达维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

拉托帕圣母雪花石膏雕塑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东正教)中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被视为耶稣基督的母亲,象征“纯洁”“慈爱”与“救赎”。以圣母为主题的雕塑在西方宗教艺术中极为常见,常见形式包括“圣母子像”(Virgin and Child)、“站立圣母”(Madonna Enthroned)或“哀悼圣母”(Pietà)等。这类作品不仅是信仰的物质载体,更通过艺术语言传递对神圣之爱的诠释。

奥兰治亲王号护卫舰船首像​

1785年建造的“奥兰治亲王”级护卫舰,属于荷兰海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活跃。

彩陶饰板​​浮雕

这件浮雕是普尔博物馆藏,彩陶饰板​​是一种​​低温锡釉陶​​,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法恩扎(Faenza),后广泛流行于欧洲(如法国、德国、英国等)。

德拉·罗比亚家族锡釉陶浮雕

这件浮雕是普尔博物馆藏,德拉·罗比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世家,以​​锡釉陶浮雕(Terracotta Relief)​​闻名。

尼泊尔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神庙 携子犬妇人

携子犬妇人由纽瓦丽国王贾加特·普拉卡什·马拉(Jagat Prakash Malla,1660-1670年在位)主持建造,是巴克塔普尔杜巴广场"财富女神拉克希米神庙"(Siddhi Lakshmi Temple)阶梯的守护雕塑群核心。

法国文化遗产 布莱雷一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法国布莱雷一战阵亡将士纪念碑(Monument aux Morts de Bléré)由保罗·勒菲弗(Paul Lefebvre)于1923年创作,采用石灰岩材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法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