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索尔牛首像”是古埃及神话中爱神、音乐与欢乐之神哈索尔(Hathor)的典型艺术形象,以“母牛头部”或“长有牛耳的女性面容”为标志,广泛出现在古埃及神庙、墓室浮雕、雕像及装饰艺术中。这一形象不仅是哈索尔神格的核心象征,更承载了古埃及对“生育力”“神圣保护”与“生命欢乐”的深刻信仰,是研究古埃及宗教、艺术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
阿纳金·天行者(Anakin Skywalker,旧译安纳金·天行者、安纳金·斯凯沃克、阿拉肯·斯凯沃克尔、安那金、安内肯、艾内肯)是系列电影《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中的男主角,贯穿星球大战电影六部曲以及《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也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最具矛盾与悲剧色彩的人物。原本是绝地武士团的一员,后受到西斯尊主达斯·西迪厄斯的蛊惑成为西斯尊主达斯·维德。
“哈索尔牛首像”是古埃及神话中爱神、音乐与欢乐之神哈索尔(Hathor)的典型艺术形象,以“母牛头部”或“长有牛耳的女性面容”为标志,广泛出现在古埃及神庙、墓室浮雕、雕像及装饰艺术中。这一形象不仅是哈索尔神格的核心象征,更承载了古埃及对“生育力”“神圣保护”与“生命欢乐”的深刻信仰,是研究古埃及宗教、艺术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
“卢浮宫藏丹德拉黄道十二宫浮雕”是古埃及晚期(托勒密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天文艺术的重要遗存,原属埃及丹德拉神庙(Temple of Dendera)的“天文天花板”装饰。这组浮雕以精确的天文观测与神秘的宗教象征闻名,是古埃及“天文历法-神权信仰”融合的典型代表,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的“埃及艺术部”。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仿寺院“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堪称京城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明英宗时期,王振作为皇帝幸臣独揽朝廷大权,虽为太监,但却家资颇巨,所以他所建造的家庙穷极土木,富丽宏伟。因是皇帝宠臣,加之王振冠以感念皇恩的名义营建庙宇,故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
“安东尼娅·特罗韦尔西纪念碑”(Monumento Funebre di Antonia Troversi)是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米兰市一座19世纪末的历史陵墓,为纪念当地显赫贵族女性安东尼娅·特罗韦尔西(Antonia Troversi,1827-1898)而建。它不仅是个人纪念的载体,更是19世纪意大利贵族文化、女性社会角色变迁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见证。
“穷人姐妹修会”是意大利天主教历史上一支以“服务贫困群体”为核心的宗教团体,主要活跃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意大利北部(尤其是伦巴第大区)。其名称中“poverelle”(复数)意为“贫困的女性”,反映了修会最初的使命——通过宗教关怀与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女性及家庭,是天主教“仁爱精神”在地方社会的具体实践。
弗拉德三世(Vlad Țepeș)是15世纪瓦拉几亚公国(今罗马尼亚南部)的统治者(1456-1476年在位),以“对抗奥斯曼帝国的铁腕君主”与“残酷刑罚的象征”闻名于世。他的统治时期是瓦拉几亚从奥斯曼附庸向“独立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阶段,其名字更因与“吸血鬼传说”的关联成为西方文化中的经典符号。
马泰·巴萨拉布(Matei Basarab)是17世纪瓦拉几亚(Wallachia,今罗马尼亚南部)的君主,统治期间为1632年至1654年。他是瓦拉几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统治者之一,以巩固国家主权、推动文化繁荣与抵御奥斯曼帝国干预著称,被视为“瓦拉几亚文艺复兴”的推动者。瓦拉几亚是中世纪至近代东欧的重要公国,位于喀尔巴阡山脉与多瑙河之间,长期受奥斯曼帝国控制(自15世纪起成为其附庸)。
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1500-1558)的纹章是16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皇家纹章之一,其设计融合了他统治的多国领土、家族血统与权力象征,既是查理五世帝国的视觉缩影,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纹章艺术的巅峰之作。
博格丹一世(Bogdan I)是14世纪摩尔达维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Moldavia)的早期统治者,其统治时期(约1363-1367年)被视为摩尔达维亚从分散的封建领地向统一公国过渡的关键阶段。他通过整合领地、抵御外部威胁,为摩尔达维亚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基础,是摩尔达维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
“圣母玛利亚”是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东正教)中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被视为耶稣基督的母亲,象征“纯洁”“慈爱”与“救赎”。以圣母为主题的雕塑在西方宗教艺术中极为常见,常见形式包括“圣母子像”(Virgin and Child)、“站立圣母”(Madonna Enthroned)或“哀悼圣母”(Pietà)等。这类作品不仅是信仰的物质载体,更通过艺术语言传递对神圣之爱的诠释。
圣保罗(San Pablo),即第一位隐士。这座雕像的原型由何塞·黎刹博士用粘土创作。他于1893年在达皮丹将其赠予帕布罗·帕斯特尔斯神父。当时,黎刹因反抗西班牙政府和天主教会而被监禁。他在达皮丹度过了四年,随后被西班牙人在卢内塔处决。何塞·普罗塔西奥·黎刹(José Protasio Rizal)是菲律宾西班牙殖民时期末期的一位民族主义者和博学家。他被认为是菲律宾的民族英雄。
1921年10月30日竖立的纪念碑,旨在纪念在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法国士兵。纪念碑由石灰石制成,是一个基座上的方尖碑,基座上装饰有军事勋章和其他典型的纪念性象征。纪念碑名为韦雷茨阵亡者纪念碑”。
《马与耙》是由法国雕塑家皮埃尔·鲁亚尔创作的雕塑作品,他于1820年出生。这座雕塑最初属于一个四件套雕塑组,用来装饰巴黎的旧特罗卡德罗喷泉。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的举办导致雕塑在1935年被拆除转移。如今,这座雕塑被安置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前。
雕像名为“阿尔巴尼亚步枪手”。位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阿尔巴尼亚战士雕像。这位战士戴着阿尔巴尼亚北部特有的骷髅帽,穿着传统的北阿尔巴尼亚裤子和鞋子。这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的苏联艺术作品。
南达·库玛丽(Nanda Kumari)是尼泊尔历史上拉纳王朝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迪尔·舒姆舍尔·荣格·巴哈杜尔·拉纳(Dhir Shumsher Jung Bahadur Rana)的妻子,同时也是拉纳家族中许多重要成员的母亲。南达·库玛丽的家族背景和她的后代在尼泊尔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拉纳王朝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对尼泊尔社会和政治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