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云杉(学名:Picea engelmannii Parry ex Engelm.)是松科、云杉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60米,胸径达200厘米。树冠呈窄锥形。树皮灰色到红棕色。小枝粗壮。芽橙棕色,叶长1.6-3厘米。球果紫色或深紫色,成熟时浅棕色,长3-7厘米;种鳞菱形到椭圆形,中部以上最宽。原产于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北墨西哥的落基山脉。生长在各种山地土壤上,包括钙质和非钙质土壤。
酒瓶兰(Beaucarnea recurvata)是天门冬科酒瓶兰属植物,酒瓶兰属观叶常绿小乔木。盆栽种植的一般0.5-1.0米。其地下根肉质,茎干直立,状似酒瓶;膨大茎干具有厚木栓层的树皮,呈灰白色或褐色。叶着生于茎于顶端,细长线状,革质而下垂,叶缘具细锯齿。老株表皮会龟裂,状似龟甲,颇具特色。叶线形,全缘或细齿缘,软垂状,开花白色。
串钱柳是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的常绿小乔木。株高2-5米;树皮丛裂;嫩枝圆柱形,枝细长下垂;叶片革质,呈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两面均密生有黑色腺点;穗状花序稠密,花序轴有丝毛,花瓣膜质,近圆形,淡绿色,雄蕊数量多,排列稠密;蒴果碗状或半球形. 花期4-9月;果期5-10月。因穗状花序顶生成刷瓶状密集,因此又名“瓶刷子树”。
无花果(拉丁学名:Ficus carica Linn.)是桑科榕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多分枝,叶片为小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果实生长在叶腋间,形状为梨形,成熟时为紫红色或黄色。无花果实际有花,但花序为隐头花序,花朵会藏于果实之中,平时食用的果实,主要是无花果的花。野生无花果树仅伴生昆虫榕小蜂可以为其授粉。
蓝粉云杉是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植株高达15米;树冠圆锥形或柱形;叶四棱,锐尖粗壮,呈蓝灰绿色,螺旋状排列在灰色小枝上,向上弯曲生长,有灰绿色蜡粉;雄球花卵圆形单生,个大且呈黄绿色,聚生新枝顶端。花期4月下旬,球果9-10月成熟。蓝粉云杉原产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铁岭市2002年引种。中国北京及辽宁等地有引种栽培,在北美及北欧也广泛栽作观赏树。耐寒、耐干旱、抗空气污染,性喜光,稍耐阴。
复羽叶栾是无患子科、栾属植物。乔木,高可达20余米。叶片平展,二回羽状复叶,小叶9-17片,互生。圆锥花序大型,花瓣长圆状披针形,花丝被白色、花药有短疏毛;蒴果淡紫红色,种子近球形,7-9月开花,8-10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山地疏林中。
苦楝木,(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英文名或别名:China-Berry。落叶乔木,高达10~20m。其树皮纵裂,暗褐色,紫色老枝,有大量细小皮孔。为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庇荫,耐寒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盐碱土(含盐量0.3%以下)均可生长,但不如在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快;在干旱、积水严重、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不良。
剑叶朱蕉,常绿灌木,株高可达3 m,茎直立,单干少分枝,茎杆上叶痕密集,叶聚生顶端,紫红色或绿色带红色条纹,革质阔披针形,中肋硬而明显,叶柄长10-15 cm,叶睛长30-40 cm,花为圆锥花序,着生于顶部叶腋,淡红色,果实为浆果。
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 R. Br.)是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的常绿小乔木植物。红千层树皮坚硬,灰褐色,嫩枝有棱,初时有长丝毛,不久变无毛;叶片坚革质,线形;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花瓣绿色,卵形,雄蕊鲜红色,花药暗紫色,椭圆形;蒴果半球形;种子条状;花期6-8月。
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 R. Br.)是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的常绿小乔木植物。红千层树皮坚硬,灰褐色,嫩枝有棱,初时有长丝毛,不久变无毛;叶片坚革质,线形;穗状花序生于枝顶,花瓣绿色,卵形,雄蕊鲜红色,花药暗紫色,椭圆形;蒴果半球形;种子条状;花期6-8月。
蓝花楹(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落叶乔木,叶对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花蓝色,花萼筒状,花冠筒细长,蓝色,裂片圆形;朔果木质,扁卵圆形;花期5-6月。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在中国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有栽培。蓝花楹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多湿气候,根系发达,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上生长良好。
黑杨为落叶乔木,高30米;树冠阔椭圆形。树皮暗灰色,老时沟裂。小枝圆形,淡黄色,无毛。芽长卵形,富粘质,赤褐色,花芽先端向外弯曲。花期4-5月,果期6月。黑杨天然生长在河岸、河湾,少在沿岸沙丘。常成带状或片林。抗寒,喜光,不耐盐碱,不耐干旱,在冲积沙质土上生长良好。产中国新疆,在中国北方和北亚等地都有分布。黑杨树冠圆柱状,树形高耸挺拔,姿态优美;可丛植、列植于草坪、广场、学校、医院等地。
黑杨为落叶乔木,高30米;树冠阔椭圆形。树皮暗灰色,老时沟裂。小枝圆形,淡黄色,无毛。芽长卵形,富粘质,赤褐色,花芽先端向外弯曲。花期4-5月,果期6月。黑杨天然生长在河岸、河湾,少在沿岸沙丘。常成带状或片林。抗寒,喜光,不耐盐碱,不耐干旱,在冲积沙质土上生长良好。产中国新疆,在中国北方和北亚等地都有分布。黑杨树冠圆柱状,树形高耸挺拔,姿态优美;可丛植、列植于草坪、广场、学校、医院等地。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其地下根茎较为发达,有深根性;树皮灰褐色,表面有纵向裂纹;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沟;小叶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钟状,雌花疏离,桶状;果实是翅果,形状如同蜻蜓的翅膀,坚果圆柱形。花期4~5月,果期7~9月。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其地下根茎较为发达,有深根性;树皮灰褐色,表面有纵向裂纹;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沟;小叶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钟状,雌花疏离,桶状;果实是翅果,形状如同蜻蜓的翅膀,坚果圆柱形。花期4~5月,果期7~9月。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是杨柳科、杨属小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黄色;萌条枝密被灰色短绒毛;小枝有灰色短绒毛。萌枝叶椭圆形,两面被灰绒毛;短枝叶肾脏形,全缘或先端具疏齿牙,两面灰蓝色,密被短绒毛;叶柄微侧扁。果序轴、果柄和蒴果均密被短绒毛。蒴果长卵圆形,5月开花,7-8月结果。
苹果(Malus pumila Mill.),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植物,茎干较高,小枝短而粗,呈圆柱形;叶片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有锯齿,叶柄粗壮;花朵较小呈伞状,淡粉色,表面有绒毛;果实较大,呈扁球形,果梗短粗;花期5月;果期7~10月。苹果名称最早是见于明代王世懋的《学圃余疏》“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
苹果(Malus pumila Mill.),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植物,茎干较高,小枝短而粗,呈圆柱形;叶片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有锯齿,叶柄粗壮;花朵较小呈伞状,淡粉色,表面有绒毛;果实较大,呈扁球形,果梗短粗;花期5月;果期7~10月。苹果名称最早是见于明代王世懋的《学圃余疏》“北土之苹婆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
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端直。白色纸状树皮,无论在哪个季节,都会分层脱落;小枝细;三角状卵形叶,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侧脉5-8对,少量有毛或无毛;先叶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圆柱形果序单生下垂;坚果小而扁,两侧具有宽翅,秋季成熟。
橡树(又称栎树或柞树。壳斗科植物的泛称,包括栎属、青冈属及柯属的种,通常指栎属植物,非特指某一树种。栎属有615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88则是青冈栎亚属。其果实称橡子,木材泛称橡木。橡树大多生长在北半球。约200~250种栎树分布在美洲地区,300余种栎树生长在亚洲、欧洲及非洲北部。虽然我国栎属树种资源丰富有50余种,但大多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且秋色叶树种较少,影响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old & Zucc.)是柏科、刺柏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下垂。其叶为刺形条状、质坚硬、端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球果,熟时呈淡褐黄色或蓝黑色,被白粉。种子近卵形,顶端尖,有四条不显著的棱。
椰子(Cocos nucifera L.),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所结的果,该植物为乔木状植株高大茎粗壮;叶羽状全裂,羽片多数呈线状披针形,叶柄粗壮;花瓣呈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种子萌发时由孔穿出,果腔富含胚乳和汁液,果皮精简,种子萌发多余;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椰子树的起源中心地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新西兰等地,考古学家曾在那里的冲积层内发现100万年以前的椰子化石。
约书亚树,学名为短叶丝兰(Yucca brevifolia),是百合科丝兰属的单子叶植物。约书亚树可以由种子和地下茎发育而成。它们生长缓慢,最初几年可长到10~20cm,随后每年增高10厘米。约书亚树的茎杆由大量小纤维组成,没有年轮。由于它根系较小,相对树冠较重,并不是很稳固,但是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中可以持续生活200年。最高可达15米左右。叶片深绿色,线型有刺状边缘。
约书亚树,学名为短叶丝兰(Yucca brevifolia),是百合科丝兰属的单子叶植物。约书亚树可以由种子和地下茎发育而成。它们生长缓慢,最初几年可长到10~20cm,随后每年增高10厘米。约书亚树的茎杆由大量小纤维组成,没有年轮。由于它根系较小,相对树冠较重,并不是很稳固,但是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中可以持续生活200年。最高可达15米左右。叶片深绿色,线型有刺状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