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验证后重置密码
获取验证码
青花瓷
已有37个相关的【青花瓷】模型

十八世纪欧洲瓷器 青花瓷盖罐

这件艺术品是青花瓷盖罐 (Deckelvase),由德国的 迈森瓷器厂 (Meissen) 制作,约在1725年至1726年间完成。它是一件以瓷器为材质的艺术品,其装饰采用了 釉下蓝 (Unterglasurblau) 技法。这件盖罐的特色在于其造型上附有一个蜥蜴的装饰,这为它增添了自然与艺术结合的独特美感。

十八世纪欧洲瓷器 带盖青花瓷盒

带盖青花瓷盒是一件由德国迈森瓷器厂(Meissen)制作的精美瓷器,创作于约1730年。这件作品是一种带盖的瓷盒,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当时欧洲对东亚艺术的模仿热潮。

景德镇青花瓷 杯状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

景德镇青花瓷 槌形带盖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

景德镇青花瓷 槌形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景德镇青花瓷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现收藏于史密森尼博物馆。

清朝乾隆时期瓷器《铜边镶嵌青花瓷碗》

清朝乾隆时期制作的青花瓷瓷碗,现存与英国的亨特博物馆。碗的外缘装饰有飞马边框,

明清青花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清代青花山水图香炉

青花瓷器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

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件文物高41.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5.5厘米。清宫旧藏。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无款。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景德镇青花瓷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现收藏于史密森尼博物馆。

明朝万历时期瓷器《银镀金镶嵌青花瓷碗》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制作的青花瓷瓷碗,现存与英国的亨特博物馆。碗的外缘装饰有飞马边框,碗壁上装饰着花卉喷雾。

清朝康熙时期瓷器《景德镇青花瓷花瓶》

这件中国文物是清朝康熙时期(1662-1722)的瓷器花瓶,花瓶工艺是透明无色釉下含钴颜料的青花瓷瓷器,由景德镇烧制,现收藏于史密森尼博物馆。

明代成化年制青花婴戏棋罐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

清代哥釉五彩人物瓶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