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集精选汉传、藏传及南传佛教经典造像(释迦牟尼/观音/弥勒/金刚力士等),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重建佛像衣褶动态、手印细节及鎏金剥落痕迹。支持Blender/Maya分层编辑,附带「开光特效」粒子系统与多光谱材质库(青铜绿锈/石雕风化/金箔剥落)。适用于影视史诗场景、宗教文化数字化传播及VR禅修空间开发,以数字技术传承东方美学精髓。
93 模型
观世音菩萨石雕头像,制于公元12世纪,现收藏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
“十一面观世音菩萨”是一件来自中国晚期北宋朝至金朝的木雕艺术品,目前收藏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中。这件雕塑高218.5厘米,由彩绘和切割金制作的柳木雕刻而成。这尊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象征着佛陀通往觉悟的步骤。雕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展示了宋朝的雕刻技术,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这件作品展示了朝鲜王朝(1392-1910年)期间佛教及其宗教实践的持久存在,即使在新儒家主义成为国教之后。由于缺少冠冕很难确定这尊雕像代表的是哪位佛教神祇,但毫无疑问可以被归类为菩萨(意为“觉者”)。这个作品是朝鲜王朝(1392-1910年)时期的作品。朝鲜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王朝的首都在高丽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4年定都于汉阳(今首尔),翌年改称汉城。
雕塑是印度东部比哈尔,帕拉王朝,拉马帕拉统治时期(公元1078/79年至至少1130年)的文物。名称是“天空行者慈悲菩萨。雕塑装饰非常精细,由高岭土制成,上面有颜料的痕迹。这个雕塑是阿瓦洛基特斯瓦拉的形象,他是一位法力高强的慈悲菩萨,以优雅的姿态坐着,头顶有阿弥陀佛的形象,这个形像是慈悲菩萨为恶鬼带来了解脱。阿瓦洛基特斯瓦拉的右边是绿度母,手里拿着莲花,他的左边是四臂女神,手里拿着念珠和水瓶。
这个菩萨雕像是中国山西省的文物,来自金朝,大约在公元1200年。它的名称是“慈悲的观世音菩萨”。雕像的装饰非常精细,由木头制成,上面有金和多色彩的痕迹,雕像是观式音菩萨的形象,他是慈悲的菩萨。菩萨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元素,他们是已经达到高度觉悟的人,他们在通向成佛的道路上,帮助其他人走向觉悟而推迟自己的觉悟。这个作品展示了装饰着两个缠绕的龙和显著的项链,这个雕像现在藏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艺术历史博物馆。
雕像命名为菩萨半身像,制作与北魏时期,云冈石窟前的遗址出土于992年,由云冈研究院收藏。
这尊雕像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坐像,制作于公元3至4世纪,出自巴基斯坦地区,现存与净慈美术馆,使用灰泥材料制作。 这位坐着的观世音菩萨头戴高大的藏本式冠冕,耳垂上垂着耳环,双眼微闭,打坐,面部表情平静放松,展现了灰泥雕像的独特魅力。
这个文物是一对镀金菩萨像中的一个,产自公元18世纪中国。它现在被收藏在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尽管这两个雕像是彼此的镜像,但它们并不代表同一个菩萨;它们分别是弥勒和观音。它们站立在优雅的姿势中,手持莲花的茎,可能是围绕着一个更大的佛像的雕塑三位一体的一部分。
"弥勒菩萨石碑"是一件来自公元563年的中国文物,目前收藏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这件文物是由黑色石灰岩制成的,并带有颜料痕迹。这个精美雕刻的石碑虽然规模小,但展示了与大型佛像相同主题的完整图像。除了中央的弥勒佛像、刻有光环和两侧的菩萨外,顶部和底部的火焰形光背上还出现了飞天和龙。石碑背面刻有69个字符的铭文,列出了委托制作这件作品并在563年将其奉献的捐赠者的名字。
15 模型
5 模型
9 模型
19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