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合集精选汉传、藏传及南传佛教经典造像(释迦牟尼/观音/弥勒/金刚力士等),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重建佛像衣褶动态、手印细节及鎏金剥落痕迹。支持Blender/Maya分层编辑,附带「开光特效」粒子系统与多光谱材质库(青铜绿锈/石雕风化/金箔剥落)。适用于影视史诗场景、宗教文化数字化传播及VR禅修空间开发,以数字技术传承东方美学精髓。
93 模型
雕像刻画的是佛陀释迦牟尼在觉悟状态下的形象,坐着冥想的姿势。这个雕像可能是在公元2-3世纪期间的贵霜帝国时期,由现代巴基斯坦的古代犍陀罗地区的贾马尔加里地点发现的早期佛像
这尊名为无垢成就佛的雕像是藏传佛教中的五智如来之一。它与佛教道路的成就以及毒药的破坏有关。他的名字意为“无垢成就”。他的配偶是度母,意为解脱者,他的坐骑是迦楼罗。他属于业行家族,其家族标志是双金刚杵。这尊雕像是由铜制成的,现在收藏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它是在公元13世纪,即公元1200年至1300年间制作的。这尊雕像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品,展示了该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瑜伽佛陀是一位在印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神祇,他的故事和形象在印度瑜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哈拉帕文化和摩亨佐达罗文化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石刻雕像和陶质印章,其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瑜伽体位和冥想姿势。哈拉帕印章上有许多盘腿(被形容为瑜伽坐姿)的人类形象,雕像现收藏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
这个文物是一尊铸铁佛像,来自朝鲜的高丽王朝。现在被收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它的制作日期为公元918年至1392年1234。这个佛像是由铸铁制成的。佛像在光州的哈萨昌里i的一座寺庙遗址中被发现,当时它被埋到腰部。许多特征与石窟庵的主佛像相似,例如,外袍只覆盖了一只肩膀,交叉腿前的扇形褶皱,以及向地面降低的右手。这个雕像是在10世纪的高丽早期制作的。
这件作品是用镀金青铜制成的,尺寸约53.3厘米。这件作品是由一位不知名的泰国艺术家在19世纪晚期创作的。这个佛像描绘的是佛陀身着王子的服饰,坐在一张精美的宝座上的地毯上。这种描绘方式在拉玛一世(在位1782-1809年)击败缅甸入侵并建立了统治现今泰国的查克里王朝后变得广泛流传。1917年这座雕塑被收藏于米亚博物馆。这是首件进入该博物馆收藏的亚洲艺术作品。
涅槃佛是描绘佛陀进入和死亡的佛像,也称睡佛、睡佛像、卧佛。是释迦摩尼入滅的样子以佛像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个8世纪的守门神雕像现在收藏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这种雕像通常位于佛教洞窟圣地和寺庙群的入口处,其目的是阻挠任何反对佛教思想的力量。因此,他们被生动地描绘成充满活力的姿势,面部表情威胁,肌肉结构夸张,准备面对所有威胁。这个罕见的唐朝作品的基本姿势,其超现实主义和完全的塑性,代表了一种风格,对日本鎌倉时代(1185-1333)雕刻的佛教守护者形象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尊雕刻在佛塔上的四尊佛像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斯瓦扬布纳特建筑群中的一个寺庙,于 16 世纪建造。斯瓦扬布纳特的建筑群包括一座佛塔,各种神殿和神庙还有藏族修道院,博物馆和图书馆。
这是一件于公元563年创作的艺术品,现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这件作品虽然规模较小,但其精美的雕刻展示了在更大的佛像上找到的完整图像。除了中央的弥勒像、刻有光环以及两侧的菩萨外,顶部和底部的火焰形曼陀罗上还出现了飞天和龙。石碑背面刻有69个字符的铭文,记录了委托制作此件作品并在563年进行奉献的捐赠者的名字。
这尊佛像现藏于美国圣巴巴拉艺术博物馆。这尊药师佛像可追溯至16世纪或17世纪的明代,2022年在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
15 模型
5 模型
9 模型
19 模型